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医疗卫生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

    阅读模式

    2016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解析(4月14日中学)(2)

    2016-04-15 17:30 安徽人事考试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答案

      1、D

      参考解析: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学生的行为就是强迫症的表现。

      2、B

      参考解析: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是一种事实性知识性学习。

      3、C

      参考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故选C。

      4、B

      参考解析: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和公正评价权。学习权是指学生有权利在义务教育年限内在校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侵犯或剥夺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诸如听课、做作业等的权利。

      5、D

      参考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其他各项的基本途径。

      6、B

      参考解析: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实证研究法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依据回答。实证性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因此选择B项。

      7、对

      8、参考解析:

      (1)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9、参考解析:

      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呈现了两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情境。这其中体现了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首先要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案例中这位教师第一堂课中的问题“‘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使课堂出现了“冷场”的局面,这是由于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在教学反思后的第二堂课上,学生们能够紧跟问题思考,最后,纷纷举手并给出自己的答案,这说明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成功地调动了起来,证明教师的启发有了效果。

      (2)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即必须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案例中第一堂课中教师的问题之所有没有得到学生的回应,正是由于他直接把难题摆了出来,没有遵循由易到难的顺序导致的;改进后的第二堂课中,教师先问了容易的问题,学生们作出回答之后再一步步地引导到目标问题。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老师的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案例中的教师在第一堂课中的问题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是因为,“强项”这个词被单独拿出来直接让学生作解释,学生无法联系已有的经验。而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先问了:“你们的强项是什么?”当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强项是打兵乓球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来思考刚才说的,“强项”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成功地让学生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因此他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接下来也就可以成功地与课文原意对比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案例中的老师通过教学反思之后,把第一次上课当中效果不好的环节进行了修正,第二次课上在相同的环节处理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该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积极有效的,我们都应该经常通过教学反思来改进我们的教学。

      10、参考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五个方面,分别是:(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

      ——相关阅读——

      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汇总

      2016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资料 网校课程

      2016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考试题 图书教材

      2016安徽教师招聘移动学习 在线模考

      2016安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编辑:sin木槿)

    2020安徽银行校园招聘笔试课程
    Smohan

    安徽华图教育

    安徽华图教育官方微信:anhuihuatu

    立即关注
    • 20000+每日阅读
    • 200000+粉丝
    • 1000+每日转发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Smohan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安徽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hhtexam

    立即关注
    • 170000+粉丝
    • 18000+博文
    • 700+每日转发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