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初中语文试题及解析3

    2024-09-05 10:20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1.题目:八年级下《关雎》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常识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2.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诗经》,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明节奏。

    2.学生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抑扬顿挫。指名学生读,教师订正字音。

    3.学生默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中关键词。教师投影:

    荇莱(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二)了解内容

    1.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译读。①以诗译诗;②力求押韵;③解释扩展。

    2.提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指名学生回答。

    明确: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3.提问:根据诗歌内容描述几幅画面?

    要求:学生自读诗歌,想象画面进行概述。

    明确:雎鸠和鸣图、少女采荇图、长夜难眠图、尽情狂欢图。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一)找寻“美”点

    提问:《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请深入研读这首诗,寻觅《关雎》的美点。

    要求: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明确:

    意境美:关关鸣叫的雎鸠,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君子,左右飘摇的荇菜……

    情感美:喜悦、爱慕→苦闷、惆怅→陶醉、幸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形象美:淑女:勤劳贤惠、娴静美丽;君子:重情重义、志趣高雅。

    语言美: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大多数句子相同,少数字词不同,重复歌咏。这样反复咏唱,增强了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余味悠长的感觉。

    (二)探究“比兴”手法

    1.提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吗?作者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作答,教师点拨。

    明确:没有直接联系。用雎鸠鸟来引入男女爱情的描写,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表现手法叫做——兴。

    托“关雎”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且,雎鸠是一种贞鸟,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鸟类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鸠却有固定的配偶,也就是一夫一妻,这说明爱情的忠贞。同时就预示着这首诗的主题——赞美忠贞的爱情。它在诗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

    2.提问: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以下几节中找找看说说先言什么,后兴什么。

    要求:学生自读诗歌,圈画句子体会。

    明确:第二、三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作者皆以采荇菜起兴,“流”、“采、“芼”几个动词的变换,生动地描绘了采摘荇莱的动作,又话意双关地写出男子求娶女子的热烈而急切的心情。“参差荇菜”的三次复唱,语气回旋跌宕,起到充分抒情表意的艺术效果,加了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3.提问:比、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地说,就是比喻。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说说哪些语句采用了“比”的手法。

    要求:学生自读诗歌,圈画句子体会。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4.教师补充资料,总结比兴手法。

    宋人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比就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5.提问:全诗比兴手法的运用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诗歌用比兴的手法,渲染了气氛,突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李白的《秋浦歌》: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提问:说说下面两首诗继承了《诗经》哪种表现手法?

    明确:比兴。

    2.配乐朗读: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齐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提问,学生小结,引导:《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孔子也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吟诵这优美文字,传唱这古老歌谣,我相信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课外阅读席慕容的爱情诗《一棵开花的树》,将将它与《〈诗经〉两首》进行对比,看它们的写法和情感有何异同。

    板书设计:

    0

    1.题目: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分析课题

    “记”即游记,“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点明游的地点,“夜”点名时间。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内容。

    (二)解决字词

    1.播放名家范读音频,学生跟读,标注语音。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教师讲解重点字词。

    (1)户:门。

    (2)欣然:兴的样子。

    (3)行:散步。

    (4)念:考虑,想到。

    (5)盖:原来是。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页游承天寺?

    明确:一是因为月色很美;二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

    (一)感受美景

    1.提问:月色有多美?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要求: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明确: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

    2.提问: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绘月色的?从中可以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指名回答。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夜皎洁、澄清、透明的特点,给人一种月色清澈透明、竹柏清丽淡雅的感受。

    3.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二)体会情感

    1.提问:欣赏到如此优美的月色,作者发出怎样的感慨?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提问:“闲人”,即清闲之人,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闲人?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①入夜即解衣欲睡。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③与怀民于庭中散步。④欣赏月下美景。

    教师总结: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3.提问:一个“闲”字都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写作背景试着揣摩。

    要求:小组讨论。

    明确:闲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想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全文思想感情主要体现在“闲”字上,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忧闷的达观等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总结: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 -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小结:学生自由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用第一人称将本文扩写成现代文。

    板书设计:

    0

    1.题目:九年级《邹忌讽齐王纳谏》

    2.内容: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基本把握文章脉络;

    (3)适当讲解文言知识。

    【试题解析】

    一、名言导入,激发情感

    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2.教师检查自读效果,补充相关文言知识。

    (1)“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

    “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

    (3)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4)“今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地方”为古今异义词。

    (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6)“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期”:满一年。“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

    (7)一词多义

    朝: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朝拜。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朝廷。③朝服衣冠。朝:早晨。

    诚:①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确实,的确。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确实、的确

    (8)古今异义词

    ①今齐地方千里。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义,国君旁边的近臣;今义,方位名词。

    3.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停顿,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次读通课文。

    (二)了解内容

    1.提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要求:指名回答

    明确:大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2.提问:具体写了几部分的内容?

    要求: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明确:

    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提出问题)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

    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解决问题)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文章开始由一件家庭琐事写起,这件家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2.提问: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赏析。

    明确: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

    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

    3.提问: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要求:反复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话来总结。

    明确: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

    4.提问:讽谏结果如何?

    要求:学生交流,归纳概括。

    明确:最后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四、巩固小结,提升认知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学生从文言词汇、课文内容、劝说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

    五、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第一二段。

    2.查找资料,补充一个古人成功劝谏的小故事,并将它拟成一道文言文阅读题。

    板书设计:

    0

    题目1: 一幅中外有名的画清明上河图

    岳阳楼记1.比较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两篇写景上描写方法的不同2.朗读岳阳楼记 答辩问了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0

    最后,华图教师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学习、积极备考、持之以恒、克服困难,早日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资格网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905/2927118.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4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历年教师资格笔试试题及解析|面试试题及解析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初中语文试题及解析3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4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蜀ICP备2023044056号-2 川公网安备5101800200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