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2023-12-19 21:32 来源:安徽教师招聘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聘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更多关于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安徽教师招聘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教材页展示

    0

    0

    0

    0

    0

    图片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下午好。我是应聘高中化学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所提出的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发展水平、高中化学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包括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水平),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学段、模块或主题、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因此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等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举措和手段,是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连接教师和教学的桥梁。因此,接下来首先先来说说一说我对教材的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重要的核心概念,是学生认识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的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本部分内容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版)》中属于“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从教材安排来看,这部分内容安排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及“离子反应”之后,元素化合物内容之前,这既能发展夯实之前对物质及反应的微观认识,从不同角度建构出新的化学学习思维,又能帮助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完善新课标中提出的价类(物质类别-化合价)二维分析思路,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建立理论基础。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从宏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以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引入,通过对反应进行分类引发认知冲突,从宏观物质切入,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从微观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建构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模型。借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达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电子对偏移的微观过程。会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过程,完成对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的进阶。

    3.通过具体实例,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能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蕴含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并认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4.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学会从宏观角度(元素化合价升降)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辨识,能从微观角度(电子转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2.能掌握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会用电子转移方法分析具体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

    3.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模型,会用其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

    1.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需要做到“目中有人,教中知情”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我所面临的学生进行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基础知识。而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分类思想在化学物质及反应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初步形成分类观;而第二节“离子反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初步形成了微粒观;并且宏微结合的思想使学生逐渐意识到,认识物质及反应的维度越丰富,越能接近其本质。而本节内容则将突破学生在初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建立一个新的维度,即从化合价(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继续深化学生的变化观,同时为后续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物质层面:仅能从初中物质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反应,难以深入到化合价或电子转移的微观角度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难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所蕴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思想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3.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不能将所建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顺利应用于预测物质性质或解决物质转化等实际问题。

    因此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为基础,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概念,构建从化合价认识物质性质的维度,发挥核心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三、说教学方法

    为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我的整节课都会以学生任务式来进行,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四、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重点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从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5个环节来展开。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布置第一个任务:依据物质分类标准,将氧化铁,氧化铜分类;并依据物质转化规律,将其转化为金属单质,并写出反应方程式;依据基本反应类型,将反应进行分类。

    这一导入方式从物质分类及转化这一任务入手,不仅可以诊断评价学生对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掌握程度,同时可引入新的问题:当现有的标准无法准确将反应进行分类时,将会出现新的维度,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新知探究

    1.观察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我会提出问题:观察上述反应,无法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将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进行分类,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思考这两个反应均属于什么反应?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观察这两个反应具有什么特征?这一能够从初中得氧失氧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到从化合价角度认识反应,建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引入另一维度将反应进行分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表面特征。

    接着我会请学生书写“湿法冶金”冶炼铜的方程式,分析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有氧元素的参与。

    ?

    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顾中学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氧化还原反应与其关系是怎样的?并且尝试用韦恩图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深化分类思想的应用。

    0

    2.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在这里我会布置下一个任务:基于原子结构,以氯化钠与氯化氢的生成为例,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学生会进行以下活动:

    (1)分别画出钠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据“八隅体理论”,讨论得出氯化钠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电子得失。

    (2)分别画出氢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得出氯化氢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3)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氧化还原本质为电子转移,包括电子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

    通过这一活动能够完成由物质到元素再到微观电子转移的探究过程,由宏观至微观,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核心素养。利用原子结构的简单模型,让学生寻找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证据,并推理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3.利用“单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里我会以CO还原CuO为例介绍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与得失电子等基本概念。示例分别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也会在这一基础上自主分析Fe与CuSO4的反应,用“双线桥”“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从而能够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体会氧化还原反应所体现的对立统一的思想,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会列举两部分的习题:①书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说出其共同特征。②设计工业制备高铁酸钠的相关习题,请学生应用“双线桥”“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这两部分习题能够诊断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理解,体会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四)课堂小结

    请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我也会进行点拨,评价学生本节课的表现。

    (五)作业布置

    作业:①完成课后练习题,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些基本规律;②课下查阅资料,探寻“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发展的历史,下节课共同交流。

    这样的作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也会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展现了本节课的重点概念,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双线桥”“单线桥”的展示也对学生有示范性。

    0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1219/2777468.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3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聘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聘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