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3(五)

    2022-12-29 10:02 来源:教招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教招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3(五)。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教招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1.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一只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A.向师性

      B.可塑性

      C.接受性

      D.依赖性

      【答案】A

      【解析】

      从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向师性是指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也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故选A。

      B项:可塑性,是指小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他们品德、人格正在形成的时期,各方面尚未成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尚未定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符题意,故不选。

      C项:为拼凑选项,故不选。

      D项:依赖性,是指小学生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生活的能力,入学后会将对父母的依赖转化为对教师的依赖。不符题意,故不选。

      【拓展】

      2.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

      A.培养能力

      B.依法执教

      C.教书育人

      D.传授知识

      【答案】C

      【解析】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根本任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故选C。

      ABD项:均是对教师职责的要求,但不是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不符题意,故不选。

      【拓展】

      3.某小学为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民族乐器、地方戏曲等课程。这类课程属于( )。

      A.校本课程

      B.学科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校本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题干中民族乐器、地方戏曲等课程是由某小学开设的,因此属于校本课程。故本题选A。

      4.在学习《长城》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

      B.认知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升华。题干中强调学生的体会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故本题选D。

      5.识字教学中,教师将“辩”“辨”“辫”“瓣”的不同部件标成红色,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区别。这一做法符合(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题干中老师将音同形近字的不同部分标上红色,易于学生注意到它们的不同之处,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故本题选A。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1229/2504172.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试题|面试试题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3(五)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本文【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选题3(五)】来源于教招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教招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