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1(八)

    2022-12-26 22:56 来源:教招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教招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1(八)。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八,教招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0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0分)

      (2)试为本诗拟定教学目标。(8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为本诗写一个教学设计。(22分)

      1.(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0分)

      【参考答案】

      本诗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通过描写出游路上的天气、归途中看到的景致,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5分)

      表达了诗人对画沿途所见之景的喜爱之情,以及高涨的游兴,体现了诗人此时明丽的心境。(5分)

      【解析】

      略

      2.(2)试为本诗拟定教学目标。(8分)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会写“梅、溪”等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理清诗人出游的路线,掌握“却”“阴”等课下注释的含义。(4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声朗读、展开想象、联系课下注释等方式,品读关键词句,初步感受诗歌中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以读促悟能力。(2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在梅子成熟时节游览三衢山时的怡然自得之情,以及对三衢山景致的喜爱之情。(2分)

      【解析】

      略

      3.(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为本诗写一个教学设计。(22分)

      【参考答案】

      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课堂初始,教师出示三衢山的风景图,请一位学生谈谈看到此图的感想。随后,其他学生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曾经游山的经历,并介绍一下自己见到的、曾经去过的山林的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人世界,看看宋代诗人曾几是如何记自己一次游山经历的。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采用多媒体播放图片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展示三衢山的风景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情诗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新课,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理解诗题

      1.提问:“三衢”是什么意思?

      要求: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查字典,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意思。

      明确:“三衢”是一个地方,浙江三衢山。

      (二)解决生字词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通诗歌,对不懂的诗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指导汉字结构书写,“梅”是左右结构,偏旁部首是“木字旁”,可以组词为“梅花”等。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组织学习生字词可以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教师范读划分节奏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设计意图:教师泛读帮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在听读的过程中划分节奏,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诗歌诵读,感受诗歌内容。

      (四)了解作者

      提问:本首诗的作者是谁?

      要求:结合课前预习。

      明确:曾几,宋代文学家。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课内外文学常识。

      三、研读诗歌,深入分析

      (一)欣赏第一句

      赏析句子:梅子黄时日日晴。

      1.提问:这首诗的第一句写了什么?

      明确: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很晴朗。

      2.提问:诗人为什么要在这里强调“日日晴”呢?

      明确:因为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多雨,恰逢多日不见的连续晴天,很难得。

      3.提问:“晴”字在句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晴”为全诗赋予了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

      4.朗读体会:学生齐读第一句,注意以叙事的口吻开始朗读“梅子黄时”,重点读好“日日晴”中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微长一点儿,稍微重一点儿,最后以上扬的语调读出“晴”字中的意外之喜。

      (二)赏析第二句

      赏析句子:小溪泛尽却山行。

      1.提问:第二句又写诗人做什么了呢?

      明确:写了诗人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出游路线。

      2.提问:“泛尽”的“泛”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泛”指的是乘小船。

      3.提问:诗人在出游的路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乘小船来到了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

      4.提问:这里的“却”是何意?

      明确:“却”是“再、又”的意思。

      5.提问: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说“却”山行呢?

      明确:“却”山行是再走山路继续前行,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6.朗读体会:学生大声齐读第二句。第二句写了诗人溪尽改走山路,游兴高涨,注意要读出他的开心之态。

      (三)赏析第三句

      赏析句子:绿阴不减来时路。

      1.提问:这句中“绿阴”是何意?

      明确:是绿树成荫之意。

      2.提问:诗人是如何描写“绿阴”的?

      明确:山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之路。

      3.提问:那么这句诗向我们提示了诗人的出游进入到哪一个环节了呢?这一环节的景致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不减来时路”暗示我们诗人游玩结束;“绿阴不减”描绘出了诗人在归途中看到的景致并不比来时少。

      4.提问:从本句我们可以猜测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诗人此时已在归途中,但是并不觉得累,反而游兴未减,兴致更浓。

      5.朗读体会:学生齐读第三句,语速可加快,把重音落在“路”字上,结尾语调上扬。

      (四)欣赏第四句

      赏析句子:添得黄鹂四五声。

      1.提问:最后一句,诗人在归途中又遇到了哪种动物?

      明确:黄鹂。

      2.提问:那么诗人是如何描绘黄鹂的呢?

      明确:树林中不时传来黄鹂悦耳的鸣叫。

      3.提问:诗人是如何描述黄鹂的叫声的呢?

      明确:树林里“添得”了“四五声”鸣叫。

      4.提问:诗人为什么在归途中可以听到这寥寥的“四五声”的鸣叫呢?大家由此可以猜测出此时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 ?

      明确:此时的树林应该是幽静的,正因为周围环境的幽静,诗人才可以清楚地听到这悦耳的鸣叫。

      5.提问:通过之前的学习,大家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心境呢?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之景的喜爱之情,以及高涨的游兴,体现了诗人此时明丽的心境。

      6.朗读体会:学生齐读最后一句,可以以轻松且稍快的节奏朗读,读出静中有动的韵味。

      四、品读诗歌,体会手法

      1.提问:正因为树林里寂静的环境,使得诗人在归途中可以听见黄鹂鸟的几声悦耳的鸣叫。那么,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两种描写,哪一种是“静”,哪一种是“动”?

      明确:黄鹂鸟的叫声是“动”,而树林的寂静是“静”。

      2.提问:通过诗人对黄鹂鸟的描写,大家可以感受到哪一种更深层次的感觉呢?

      明确:通过几声黄鹂鸟的声音,更加能够感受到树林的静谧。

      3.提问:那么,这种透过有声音的事物能感受到无声事物的写法就叫做“以动衬静”。那么这种写法又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方式,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从而烘托出一种更静谧的氛围。诗中就是用黄鹂鸟的声音烘托出树林的更加静谧的氛围。

      五、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背诵诗歌。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背诵诗歌提高学生以读促悟的能力,增强有关节日尤其是关于景色描写的诗歌的积累。

      六、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教师请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学完诗歌后的感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写了诗人在梅子成熟时节游览三衢山时的见闻感受。诗人不仅在游览的路上见到了梅子和小溪,也在归途中听到了黄鹂鸟的叫声,悠闲、自在。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总结老师补充,课堂结构更完整。

      七、开放演练,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再次完整地描绘本诗中所描写的春景;

      2.搜集其他冬春交换时节的生物知识,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语文能力及本首诗歌的特点,开放的作业可以体现学生中心的教育观,提高作业趣味性和开放性,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达到更好地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效果。

      八、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0

      【解析】

      略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1226/2501825.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试题|面试试题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1(八)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本文【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1(八)】来源于教招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教招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