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育学中的古汉语试题(部分)

    2022-09-29 09:21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教育学中的古汉语试题(部分)。更多关于教育学,古汉语试题,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1.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孔子的观点反映了( )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答案】C。【解析】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题干中孔子认为只需要脑力劳动即可,无需体力劳动,表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符合古代教育最大的特征(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相脱离)。

      2.“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这一关乎学习过程的论述出自( )。

      A.论语 B.墨子 C.孟子 D.荀子

      【答案】D。【解析】出自《荀子·劝学》,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即君子的学习,进入到耳朵,明通在心,灌注在全身,表现在行动上。“入乎耳”指的是“闻见”,“著乎心”指的是“知”,“布乎四体”指的是“行”,“行乎动静”指的是贯通到全身,并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来。

      3.“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答案】C。【解析】原文出自于《荀子·劝学》,原文的大意为:干国、越国,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来时而他们的哭声是一样的,他们长大后却习俗不同,这是因为后天的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因此,本题选择C。

      4.《大学》中开篇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同时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这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这主要反映出( )。

      A.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B.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思想

      C.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

      D.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答案】B。【解析】略。

      5.柳宗元说,“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之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教师的角色是( )。

      A.授业、解惑者 B.朋友 C.合作者 D.传道者

      【答案】B。【解析】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他在《师友箴》中说:“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但是,对韩愈不顾世俗嘲骂而“抗颜为师”的作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为师,而是去为师之名,行为师之实。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说:“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之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嗔目闭口耶?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余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柳宗元谢绝的是结成正式师生关系的名分,不敢受拜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地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即师生之间应和朋友之间一样,相互交流、切磋、帮助,在学术研讨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单纯的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柳宗元的“师友”说是传统师道观中有很大影响的一种学说,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中,更有借鉴意义。

      6.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美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心……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肄,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人在少年时代,品性还没有形成、固定,和别人玩耍,受到别人的熏陶,说话、喜笑、举动,虽然无意学习别人,但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就像别人了;更何况那些要明确学习的技能呢?因此和好人一块居住,就像进入培育芝兰的房子,时间长了自己也芳香了;和坏人一块居住,就像进入屠宰鲍鱼的店铺,时间长了自己也臭了。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因此,选择B。

      7.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A。【解析】略。

      8.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戏,而厌恶约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因此,儿童教育就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也就是说,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本题答案选C。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929/2429028.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2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2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教育学中的古汉语试题(部分)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育学中的古汉语试题(部分)】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