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高中语文《逍遥游》试讲稿

    2020-01-08 13:17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高中语文《逍遥游》试讲稿。更多关于教师资格面试,全国教师资格面试试题,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安徽,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高中语文《逍遥游》试讲稿

      1.题目:高中必修五《逍遥游》片段教学

      2.内容:

      逍遥游

      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庄子浪漫主义的风格;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曳尾涂中”(楚威王拜相)的故事。

      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庄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毅力能拒绝诱惑?他到底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一同感悟庄子的大智慧。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了解作者和文章背景

      教师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再进行补充:庄子(约公元前369- -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

      3.教师点名请学生读课文,给予反馈评价,并相机题型学生注意个别字音,如鲲(kūn)、抟(tuán)、蜩(tiáo)、斥鴳(yàn)等。

      (三)疏通文意

      1.教师请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并针对文章的中难以理解的语句,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句式进行指导与点拨。如:

      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为: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为:是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去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译作: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餐而反(反通“返”)

      虚词和实词:

      (1)怒而飞(怒:奋发)

      (2)志怪者也(志:记载)

      (3)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4)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5)之九万里(之:到……去)

      (6)之二虫(之:这)

      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提问:文段写了哪些事物?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回答。

      明确:鲲、鹏,蜩、学鸠。

      2.提问:作者为什么写鲲化为鹏?

      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明确:鲲生活在北海里,北海虽大,可是毕竟有形有限,不能够完全自由。大鹏是鸟,翱翔在天空,天空在古人的观念中是无边无际的。要想逍遥游,就得变成鹏。这也体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

      3.提问: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大鹏形象?

      要求:学生划出原文,自主分析大鹏形象。教师点名回答,并进行点拨与总结。

      明确:原文是两处,第一处是“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第二处是“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作者写鹏之背宽阔,鹏之翼修长,水击三千里,高飞九万里,写它志存高远,超世脱俗。为了追求自由,它尽可能远,尽可能高地离开人间。

      4.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大鹏的形象。

      5.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大鹏的形象呢?

      明确:大鹏是作者追求的独立自由逍遥之精神的化身,作者很想像大鹏一样遨游天空,远离人间是非纷争。

      6.提问:北冥是海,南冥也是海,大鹏飞那么高,那么远,有什么意义呢?

      要求:学生畅所语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明确:重在过程。大鹏之美,美在它追求自由逍遥的过程。就像人一样,生于泥土,归于泥土。可是谁不愿意轰轰烈烈地过一辈子呢?你拼搏了,奋斗了,才可以无愧于先贤,无愧于后代。

      7.提问:接下来我们再看蜩和学鸠,文章是如何写蜩和学鸠的呢?

      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蜩和学鸠嘲笑大鹏的内容。

      明确: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提问:蜩和学鸠为什么嘲笑大鹏?

      要求:学生朗读文段,自主思考问题,自由发言。

      明确:这正应了《陈涉世家》里陈胜说的一句话,“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蜩和学鸠局限于自身的经验,不能理解大鹏的行为,认为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9.提问:作者为什么写蜩和学鸠嘲笑大鹏?

      要求: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指导与总结。

      明确:①反衬大鹏鸟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品质;②从结构上讲,引入下文写小大之辩的内容。

      10.学生再次齐读文段,感受庄子丰富的想象力。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你觉得《逍遥游》同以往学过的议论文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作者对“鲲鹏”形象的描写表现出庄子想象奇特;善于通过创作寓言描绘形象(“鲲鹏”“蜩与学鸠”)来说理,使道理寓于形象之中,呈现出形象鲜明、构思奇幻、语言恣肆的特点。这些就使得文段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学完本节课后的收获。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背诵文段。

      2.从你读到的大家名篇看,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境界对他们有过怎样的影响?对你的现实人生有何启示?

      板书设计:

    0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0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0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历年考情--2020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2020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以上是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高中语文《逍遥游》试讲稿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

      本文【2019下教师资格面试考试高中语文《逍遥游》试讲稿】来源于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为准!

    (编辑:刘冰清)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