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历年高频考点
2017-09-04 14:13 安徽卫生人才网 来源:安徽卫生人才网
安徽卫生人才网同步安徽卫生人才网考试动态信息:中医执业医师历年高频考点 。更多关于2018医师考试,备考资料,备考指导,安徽卫生人才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卫生人才网,安徽卫生人才网官方微信:ahwsrcw和安徽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安徽卫生人才网同步安徽人才网发布:中医执业医师历年高频考点。2017安徽医院执业医师招聘考试交流群:。更多2017安徽医院招聘信息,请关注安徽卫生人才网官方微信:ahwsrcw。
中医执业医师历年高频考点
中医基础理论
1、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2、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的虚热证,宜用补阴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3、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的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4、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5、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6、气与血的关系:①气能生血;②气能行血;③气能摄血;④血为气母。
7、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8、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湿性重浊;②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9、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10、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中医诊断学
1、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2、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3、瘿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可随吞咽移动。
4、瘰疬: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历历可数。
5、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6、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压之褪色。
7、痈:红肿高大,根盘紧缩(阳证)。
8、疽:漫肿无边,皮色不变(阴证)。
9、疔:形小根深,麻木痒痛。
10、疖: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
中药学
麻黄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生石膏 |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
黄芩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黄连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黄柏 |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
生地黄 |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
独活 | 祛风湿,止痛,解表 |
桑寄生 |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
砂仁 | 化湿行气,温脾止泻,安胎 |
茯苓 |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
附子 |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
三七 |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
川芎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
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
桔梗 | 宣肺,祛痰排脓,利咽 |
朱砂 |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
羚羊角 |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
石菖蒲 |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
人参 |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
当归 | 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
方剂学
九味羌活汤 |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易变通。 |
银翘散 |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勿过。 |
麻子仁丸 |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确。 |
小柴胡汤 |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
白虎汤 | 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气津生。 |
龙胆泻肝汤 |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
补中益气汤 |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
六味地黄丸 |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
血府逐瘀汤 | 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
羚角钩藤汤 | 俞氏羚角钩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热生风急煎尝。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
中医内科学
感冒 | 常人感冒 | 风寒束表 |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
风热犯表 |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 ||
暑湿伤表 | 新加香薷饮 | ||
虚体感冒 | 气虚感冒 | 参苏饮 | |
阴虚感冒 | 加减葳蕤汤 | ||
胸痹 | 心血瘀阻 | 血府逐瘀汤/丹参饮(血瘀轻证) | |
气滞心胸 | 柴胡疏肝散 | ||
痰浊闭阻 |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 ||
寒凝心脉 | 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 ||
心肾阴虚 | 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 ||
心肾阳虚 | 参附汤合右归饮 | ||
头痛 | 外感头痛 | 风寒头痛 | 川芎茶调散 |
风热头痛 | 芎芷石膏汤 | ||
风湿头痛 | 羌活胜湿汤 | ||
内伤头痛 | 肝阳头痛 | 天麻钩藤饮 | |
血虚头痛 | 加味四物汤 | ||
痰浊头痛 | 半夏白术天麻汤 | ||
肾虚头痛 | 大补元煎 | ||
瘀血头痛 | 通窍活血汤 | ||
中风 | 中经络 | 风痰入络 | 真方白丸子 |
风阳上扰 | 天麻钩藤饮 | ||
阴虚风动 | 镇肝息风汤 | ||
中经络 | 痰热腑实 【闭证】 | 桃仁承气汤 | |
痰火瘀闭 【阳闭证】 | 羚角钩藤汤 | ||
痰浊瘀闭 【阴闭证】 | 涤痰汤 | ||
阴竭阳亡 【脱证】 | 参附汤合生脉散 | ||
恢复期 | 风痰瘀阻 | 解语丹 | |
气虚络瘀 | 补阳还五汤 | ||
肝肾亏虚 | 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 ||
泄泻 | 暴泻 | 寒湿内盛 | 藿香正气散 |
湿热伤中 | 葛根芩连汤 | ||
食滞肠胃 | 保和丸 | ||
久泻 | 脾胃虚弱 | 参苓白术散 | |
肾阳虚衰 | 四神丸 | ||
肝气乘脾 | 痛泻要方 | ||
阴虚水停 | 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 ||
水肿 | 阳水 | 风水相搏 | 越婢加术汤 |
湿毒浸淫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 ||
水湿浸渍 | 五皮饮合胃苓汤 | ||
湿热壅盛 | 疏凿饮子 | ||
阴水 | 脾阳虚衰 | 实脾饮 | |
肾阳衰微 |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 ||
瘀水互结 |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 ||
痹证 | 风寒湿痹 | 行痹 | 防风汤 |
痛痹 | 乌头汤 | ||
着痹 | 薏苡仁汤 | ||
风湿热痹 | 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 | ||
痰瘀痹阻 | 双合汤 | ||
肝肾亏虚 | 独活寄生汤/五版:补血荣筋丸 |
——相关阅读——
以上是中医执业医师历年高频考点 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卫生人才网。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