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地壳运动》教案

    2023-09-13 04:56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地壳运动》教案。更多关于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地壳运动,教案,安徽教师招考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会正确辨别背斜和向斜。

    2.通过读图,学生能够判别褶皱的基本形态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并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地壳运动等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初步形成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褶皱的基本形态。

    难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复习地质作用的概念,并让学生从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找出不属于地质作用的一项。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荷兰的围海造田

    E.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过渡: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内力作用一般起主导作用。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之一——地壳运动。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地壳运动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理解地壳运动的含义。

    (2)案例分析:思考下面两个例子分别说明了内力作用的哪种形式?

    A.有句成语叫"稳如泰山"。

    其实泰山并不稳,泰山每年都在以极小的速度上升。

    B."地球上最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非洲大陆"一分为二"产生新大洋的序幕。

    这里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使得地壳水平张裂而形成为裂谷。它的张裂速度似乎很慢,近二百万年以来的平均扩张速度每年2~5厘米。尽管如此,它的北段已经裂开为一道窄海(红海)。照此下去,1亿年以后新的大洋将会在这里产生。

    【师生归纳】地壳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一般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案例中第一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垂直运动;第二个例子是指地壳运动中的水平运动。

    过渡:地壳运动常常在地壳中留下"足迹",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有力证据。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

    2.褶皱的基本形态

    【教师活动】动画演示褶皱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褶皱的形成过程。

    【教师归纳】在地质作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岩层逐渐接受沉积,一般会呈水平状。当岩层受到外力作用便会发生弯曲,这叫做褶曲。如果发生了一系列的褶曲,就被称为褶皱。根据褶曲中岩层弯曲的形态,一般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类基本形态。

    【教师活动】教师出示"褶皱示意图"。(图示中标明清楚背斜和向斜)

    【问题】

    (1)观察图片,说一说背斜部位和向斜部位的岩层形态如何?

    (2)标注岩层新老关系,分析背斜部位和向斜部位的岩层新老关系如何?

    (3)从地貌形态上看,背斜和向斜分别会形成什么地貌?

    【学生活动】学生前后桌4人为以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时间8分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同学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总结】在褶皱当中,背斜部位的岩层形态往往是向上凸起的;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看,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部位的岩层形态向下弯曲,其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在地貌形态上,背斜容易形成山岭,向斜容易形成山谷,我们可以概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教师活动】出示山岭、山谷图示(无法看到岩层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

    【学生探究】结合图示,判断A、B部位是背斜还是向斜?

    【验证猜想】教师再次出示山岭、山谷图示(可看到岩层形态和岩层新老关系),结合图示讲解: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山岭和山谷,并不能直接根据"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来判断,在外力作用下其实也可能出现"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状况。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动画过程,并引导学生根据动画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动画后,可自由讨论3分钟,待学生讨论结束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常因受张力导致岩石破碎,容易受侵蚀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比较坚硬,不易受侵蚀,所以最终可能发育成山岭。因此,我们在判断褶皱的基本形态时,不能仅仅看它形成了什么地表形态,更重要的是分析岩层新老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它的基本形态。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出示背斜向斜示意图。

    【问题】

    (1)利用物理学中的比重知识,分析讨论:为什么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2)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积累了许多找水的经验,例如"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3)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如果要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背斜还是向斜?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思考后回答。

    【师生总结】背斜岩层不易透水,能够防止石油的渗漏,使得地质时期的油气能够得以储存;此外,背斜向上拱起,岩层较稳定,不易储水,是良好的隧道选址。而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底部低洼,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易汇集水,是良好的地下水储藏区。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搜集地壳升降运动的相关资料,举出2个实例。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913/2716600.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3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地壳运动》教案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高中地理《地壳运动》教案】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考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考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