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特别是城乡间的较大发展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这就决定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城乡循环的畅通将成为关键一环。而要让城乡循环“动起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则是强劲的内生动力,但这并非一蹴而就。双循环的本质在于“循环”,让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融入到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循环体系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转型升级,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和探索的系统工程。
从应急式“输血”到主动“造血”:农村集体经济处于新一轮转型升级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繁荣发展,但到了九十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多数乡镇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造,从集体所有转变为私营性质。现在提的农村集体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新型复合集体合作制,且仍在不断改革。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近些年来,虽然农村集体经济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运行上还存在着诸多瓶颈。比如,资产管理较混乱,出现集体资产被严重侵占挪用、跑冒流失等现象。此外,经济收入来源合理性和稳定性差、积累速度相对较慢、经营人才缺乏等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步入新时代,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领域的主旋律,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亟需破局。中央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文件,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与质量。经过持续的扶持发展,特别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各级财政项目向农村倾斜汇集的大量资产,我国很多地方的乡村都积累了不菲的集体经济资产家底。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村集体账面资产达到6.5万亿元,其中75.7%集中在村级,47.4%的资产为经营性资产。只有将这些资产充分用在转型升级的“刀刃”上,农村集体经济才能稳步壮大,培育出“造血”功能。
从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是实施转型升级的保障
长期以来,中国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利用“剪刀差”扶持工业化、城市化,比如农地国有化后,土地增值收益被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差距问题也由此而产生。因此,要实现城乡循环的畅通,亟需破解的便是资源配置的不平衡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便特别强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换言之,就是将资源配置的重心下沉,让发展政策、招商资源、技术转化、市场机制、资金服务等要素引流到农村市场,才能够真正激活农村经济发展。
安徽省曾出台一项政策,在政策试点地区,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够通过转让或出租流转用于工业、商业和旅游住宅等项目,这种孕育商机的改革有力吸引了城市要素向农村市场的流动。农业农村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谋划和推动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对这种资源下沉方向的改革也正有重点布局,如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构建面向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等。此外,新近出台的《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也对资源下沉的量化指标提出了要求。意见要求到“十四五”期末,以省(区、市)为单位核算,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这种重心下沉的资源配置,未来必然强劲助推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发展。
(编辑:陈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