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网课图书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1年安徽省考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2月23日)

    2020-12-23 14:12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安徽公务员考试QQ群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21年安徽省考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2月23日)。更多关于公务员备考,公务员行测备考,公务员考试试题,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省考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1年安徽省考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2月23日)

      1.>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评论要想摆脱主观臆断而尽可能保持客观理性,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想像。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根据新闻事实,作出相应的评论和价值判断,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作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不能根据碎片化的想像拼凑出一个事实,然后大加挞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延伸

      B.评论源于新闻却高于新闻

      C.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的提炼与升华

      D.评论虽有主观性但仍须基于新闻事实

      2.

      在与人类免疫系统的争斗过程中,结核菌进化出了完善的防御机制。它们平时躲在肺细胞中,很少出来活动,因此得以逃过免疫系统的监视。一旦宿主免疫力下降,结核菌就会迅速繁殖。并聚集在痰液中随着咳嗽而散播出去。不过细菌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普遍比病毒高,因此结核菌在空气中的生存能力远不如感冒病毒,甚至在地铁这样的封闭空间里其传播效率都很低,只有和病人长时间亲密接触的人,比如家人或者保姆之类,才最有可能被传染。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结核菌的防御机制

      B.结核菌的传染条件

      C.结核菌的易感人群

      D.结核菌的潜伏时间

      3.

      。它与现实的关系,不即不离——即了,不是诗,离了,也不是诗。我们还是跟着孔子来理解诗歌吧:辽阔的大海之上,一个小木筏,两个彷徨人,烟波满眼,飘摇沉浮,天遥遥,水淼淼,不知去何处,也不要去何处——这不是、生活中的“现实”情景,却又是生活的本质写照!

      填人横线处最合适的一句是()。

      A.诗歌并不远离现实

      B.诗歌与现实紧密相连

      C.诗歌并不超脱现实

      D.诗歌与现实不可分割

      4.

      一位长者对一个青年说:“批评和侮辱,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是刚过马路溅上的。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但是,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假如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再依据上面比喻中的逻辑,就适得其反。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他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

      最适合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A.异杂逻辑

      B.批评与侮辱

      C.事物具有辩证性

      D.生活中的逻辑不是单一的

      5.

      公安部有一位领导曾经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信访群体中 80% 都是农民,没有一个是科级以上干部亲属,包括村主任的亲属都没有。国家信访部门负责人也曾说过: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 80% 以上是有道理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我们要正确对待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B.“各负其责”不应该只是口号,“就地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C.上访往往是社会最基层、最弱势群体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自我维权行为

      D.应加强基层干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 文段先指出“新闻是客观的报道,评论是主观的判断”,接着说“这决定了评论永远只能跟在新闻的后面……而不能跑在新闻的前面,不能作出超越新闻事实的判断”,即评论虽然有主观性,但它只能基于新闻而不能超越新闻。D项表述与此一致,故当选。

      2.答案:B

      解析: 文段主要介绍了结核菌传染的两个条件:一是宿主的免疫力下降,二是长期与病人亲密接触。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A

      解析:

      观察四个选项可知,>B>、>D>两项的意思基本一致,所以首先可排除这两项。>A>项中用的是“远离现实”。>C>项中用的是“超脱现实”,“超脱”作动词时,指超出,脱离,解脱通俗的束缚。由后文的“不即不离——即了,不是诗,离了,也不是诗”可知,>A>项最为恰当。

      4.答案:A

      解析:

      文段的主旨句为最后一句:>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他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我们奉行什么样的逻辑,全取决于自己。因此关键字为”逻辑“,应在A、D中寻找答案。

      >D选项过于冗长。因文字标题需要语言简洁,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

      根据提问中的“意在”可知本题考察隐含主旨。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信访群体中80%都是农民,没有一个是科级以上干部亲属”,这表明上访人群是社会最基层、最弱势的群体,从“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是有道理的”可以看出上访人群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切实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由此可引申为,上访已经成了他们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自我维权行为,C项正体现了这一点。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对待上访群众所反映问题的态度,也没有说到干部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选A、B、D。故正确答案为C。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1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查询|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1安徽公务员报名|准考证|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1安徽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以上是2021年安徽省考行测练习:阅读理解(12月23日)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sunmiaomiao)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安徽省考新序章
    2021年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