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2015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

    2015-05-24 15:59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考试动态信息:2015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更多关于2015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安徽教师招考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对比在诗歌鉴赏当中经常出现,因为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将诗歌所要表现出来的抑与扬、美与丑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同时对比也比较容易辨认出来,对于考生做题也是个利好消息。典型的对比诗句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对比在诗歌当中的作用主要是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在考试答题当中,无外乎以上所列的对比形式,考生可比葫芦画瓢,应该不难得分。

      衬托

      衬托即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也可以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的诗句有: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深千尺的桃花潭水”衬托“汪伦送别我的情意”。反衬的诗句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用“蝉鸣”衬托“林静”,用“鸟鸣”衬托“山幽”。正衬和反衬都能将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衬托出来。

      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即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烘托与衬托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是二者最大的不同是:衬托是以一物来衬出另一物的特点,而烘托当中字面上出现的事物并不是作者所要描写的事物,而是要字面上的事物烘托出另外没有在字面上出现的事物,这样的诗句有“月出惊山鸟”;月亮出来惊动了山鸟,以此来烘托山野的寂静,但是“寂静”却没有出现。“僧敲月下门”;僧人在寂静的夜晚敲响了庙门,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沉寂”一词却没有出现。“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句诗来描写罗敷的美貌,但是却没有出现“美貌”一词,而是用路人、农夫的动作来烘托罗敷的美貌。

      侧面烘托能够为诗歌创造不凡的意境,所以历来为文人雅士所运用,能够更好地映衬出诗歌所要描写的事物。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化动为静,是动静结合的主要特点。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号称“诗佛”,他的作品“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所营造的意境也比较空灵。《山居秋暝》用“照、流”与“空山”动静结合,映衬出山谷的静谧。《鹿柴》用“响、照”与“空山”动静结合,也映衬出山谷的静谧。动静结合能够更加突出诗歌所要表现的意境和事物特点。

      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的手法对考生的文学史功底要求较高,但是在一般的考试当中,诗歌当中的典故还是比较常见的,并且诗歌注释也会对诗句当中的一些罕见的典故加以介绍,联系诗歌注释,结合考生平时的文学积累,便可很快的判断出具体的典故。

      如《破阵子》当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卢”马在檀溪飞身救刘备,作者用的卢自比,想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又如杜牧的《泊秦淮》当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玉树后庭花》是南朝陈后主的亡国之音,诗人借《后庭花》这一典故来讽刺上层统治者的醉生梦死。用典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使诗句更具韵味。

      用典,可以在内容上引发读者联想,借古讽今,使诗歌内涵更丰富,寓意更加深刻。也可以在语言上显得简洁精炼,让情意表达更加委婉含蓄,使诗词语句更显圆熟典雅,富有文化气息。考生可结合这两点回答用典的作用。

      想象和联想

      联想和想象是诗词艺术的翅膀,同时又是诗词鉴赏的触媒。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当中所存储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由破败的朱雀桥、乌衣巷,联想到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衰落;又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利用丰富的想象,将天上和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引人深思。

      考生在遇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考题之时,可以回答“增加诗歌内蕴,丰富诗歌思想与情感;可构筑诗歌意蕴,同时还会触发读者的思考”这些答题要素,同时结合具体的诗境来答题。

      在诗歌鉴赏当中,表达技巧经常会被考察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和作用,在文中也展示给了大家,利用这些答题的要素,结合具体考题当中的诗境,便会攻克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这一难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

      ——相关阅读——

      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2015安徽教师统考报名时间|报名入口

      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职位表

      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时间

      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

      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网校课程

      2015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辅导教材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5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5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2)】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考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考网为准!

    (编辑:admin)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