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医疗卫生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备考资料 > 面试辅导 >

    阅读模式

    2012年安徽政法干警考试面试热点:"宅群体"

    2012-11-30 11:44 安徽人事考试 来源:华图教育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http://anhui.htexam.com) 为您发布2012年安徽政法干警考试面试热点:"宅群体"。

      科技越来越发达,居家生活越来越便利,“宅消费”创造大价值

      起床,开机,刷牙,登录QQ,打开股市交易系统,洗脸,上厕所的同时看手机报和微博……这套起床流程已伴随了赵磊两年。两年前,31岁的赵磊从深圳一家网络公司辞职,加入了居家办公的SOHO一族。

      “每天上下班都要闻公车上的汗臭,上班就对着电脑赶工,午餐还要在快餐店抢位子,和同事寒暄。有时我看着街头的人流,觉得我像是都市隐形人,很累很忙却没什么存在感。”大都市中越来越高的人口密度与越来越稀缺的宜居资源,让赵磊感到不适,“我总觉得生活不该是这样的。”

      辞职后的赵磊几乎不出家门,却感到舒心多了。他每天吃着电话订的外卖盒饭,用着网购的生活用品,网页设计的生意也在网上谈好,闲暇时间就窝在沙发上看看电影、NBA。“当‘宅男’挣的和原来差不多,可是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和花销,自由多了。我就算只穿个内裤拉订单,也没人计较。”

      在赵磊看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宅”生活成为一种可能,并且很便利。“回想10年前,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宅男宅女!宅在家里哪有这么多事儿可做!现在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享受便利生活,多好!”

      这是中国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城市家庭数字化趋势明显的十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底,中国家庭宽带用户已经攀升到12430万户,比2002年底增长了近42倍。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5.38亿人,是2001年的13.45倍;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1.87亿人,是2001年的50倍。与此同时,网购、微博、在线娱乐、电子支付等“宅消费”的产值规模越来越大。仅今年“光棍节”一天,天猫、京东商城等20余家主要电商的销售额就近300亿元,较去年翻了一番。

      不过宅在家中,也有让赵磊烦恼的一面。“科技越来越发达,世界越来越小,看起来社交圈子天南海北,但人与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今年夏天赵磊与大学的舍友聚会,结果四个人都忙着刷微博、看手机,一顿饭吃了不到一小时就草草收场。此外终身大事也是个麻烦。远在家乡的父母几乎每个周末都电话逼婚,他总是以事业为重推脱。“别看QQ上聊得热络,可是现实中都是‘见光死’。我也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模式,真成了家,恐怕都是矛盾,反倒不自在。”

      “便利改变生活,也改变性格。”晓丽的妈妈抱怨,原本爱说爱笑的女儿,工作之后,整天跟电脑、手机生活在一起,既不出门也不说话,一切喜怒哀乐都跟网络绑在了一起,“宅”得厉害。别人问起女儿的性格,“宅”就成了典型特征。

      人到中年的地产商人吴荣平也爱“宅”在家里。“我不是不善于交际的人,但是这几年我越来越‘宅’了,只要不谈生意,就爱呆在家里上网看书。”与很多事业有成的商人不同,吴荣平不热衷于闲暇时间外出交际,更愿意呆在家中逃避一些可有可无的会议、应酬。

      不过对于下一代,吴荣平却不同意他们“宅”在家中。“我一直有意识的培养我两个孩子的社交能力。人脉是最重要的财富,而社交能力是最基本的谋生技能。我甚至不强求他们有很好的学习成绩,但是我要求他们必须学会交朋友。”

      “宅”是情非得已

      工作压力大、免费的公共资源有限、出门社交成本高,不少人“被宅”

      29岁的海归陆平凡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宅女”。美国读研回来,她没回浙江老家,在北京国贸一家外企工作。从此,她开始了“平时两点一线,周末蜗居在家”的生活。

      “‘宅’本身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完全是被自愿的。”和大多数工薪阶层一样,陆平凡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7点左右才能到家。每天要花两个多小时在上下班路上。如果加班,9点多能到家就谢天谢地了。“起早贪黑的,回到家筋疲力尽,根本没力气出门,周末就更想多休息休息,看看美剧,上上网,收拾屋子,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

      除了工作压力大,需要休息,出门社交成本高也是陆平凡不得不“宅”在家里的原因。她算了一笔账:在北京下馆子吃饭,两个人一次大概要花去170元;看一场电影,电影票加零食两个人又要200多元了;如果再逛逛街,至少要五六百元。

      “这样出去一次,加起来大概要花费八九百元,还不包括打车钱。”陆平凡月薪8000元,月房租要3000多元,还要给父母汇一些钱,自己手头的余钱还要存一些以备看病等不时之需,剩下的零花钱仅够出去消费一两次。“而且北京这么大,每次出去找个人,一出门来回路上就得花两个小时,时间成本也太高。”

      像陆平凡这样担忧出门社交成本高的“宅男”“宅女”不在少数。电影票七八十元一张,演出票二三百元一张,景区门票动辄上百元,连农家乐的食宿价格都在节节飙升,无论是看文娱演出,还是旅游出行,成本都不低,反倒是“宅”在家里更能满足娱乐需求。

      “去电影院看电影,去郊外旅游,人不要太挤,花销不要太多!”大学毕业后,江苏人陈伟留在上海,找了个月薪近4000元的工作。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入不敷出:隔三差五,同事间就要AA付账搞聚会,吃饭、唱歌、泡夜店“一条龙”,没有一次花销低于百元,不参加就会被认为不合群。最后他干脆辞职“宅” 在家里,每天醒着就是对着电脑,替人“打游戏练小号挣点散碎银子”,累了就从网上下载最新的电影看。“我这种经济能力有限的还是宅在家里自在些,也算大隐隐于市嘛!”

      值得注意的是,都市中老年“宅人”的规模正越来越大。6年前,67岁的退休工人程阿姨为了帮助大儿子带孩子,和老伴来到了北京。在老家,程家二老不仅常走亲戚,还参加老年协会的各种演出、座谈,可到了北京后却变成了“宅女”、“宅男”。

      “北京太大了,老年人出行太困难了。我自己普通话不太好,跟别人交流起来也有点吃力,所以不敢出门。”程阿姨所住的小区里像候鸟一样迁徙来京的老年人不在少数,但大多不怎么出门。“对于我们这些外地来京的老人,跟周围邻居不熟悉,也不知道社区有什么活动可以参加。不过,北京空气也不好,人行道上都挤满了机动车,出去也没意思。”

      “宅现象”凸显“宅文化”

      “宅群体”的意识和行为是健康的,其消费取向预示着未来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社会经济发达地区都存在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宅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出现了第一批“宅男”“宅女”。那些一整天不出家门、只坐在沙发上抱着零食看电视的“宅群体”,被称为“沙发土豆”。后来,这种“宅群体”相继出现在日韩等国,再与日语词汇一起通过台湾和香港传入内地。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认为,越是现代社会,人越有条件去“宅”。“如果没有网络和快递帮我们解决生活需求,怎么‘宅’呢?‘宅’的背后,有一整套健全的供应、保障系统支撑,这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今天的社会给人提供越来越多的选择,让人们有条件去逃避现实交往。”

      如今,我国的“宅现象”表现形式很多,堪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媲美,只是分布区域不如发达国家普遍,发展程度还比较有限。比如,目前“宅现象”主要存在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型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日益普遍的“宅现象”背后的“宅文化”。

      文化人类学博士、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王建新教授介绍,“宅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消费文化的发达和自主意识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宅群体”的涌现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象。

      “从新型社会关系建构方面,‘宅群体’表现出非常超前的意识状态和组织智慧。他们不愿受制于血缘、地缘、业缘等传统文化所支撑的组织机制的束缚,而是积极寻找方便进入也容易退出的、更容易发挥个人能动作用的组织模式。”王建新说,这是“宅文化”的核心。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评述,“宅群体”所提供的人际关系模式,很可能数十年以后就是社会的一般模式。除个别有损正常社会道德秩序的个案举动,“宅群体”的意识和行为是健康的,可以理解的。

      顾骏认为,“宅文化”是自愿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又分为两类。其中一种是自愿选择,他们觉得“宅”自由自在、心满意足,社会应尊重和包容他们的选择;另一种则是“宅”在虚幻世界里走不出来的,这是心理问题,需要自己克服或者找医生解决。

      在大众媒体中,“宅群体”常常被赋予“负面形象”,是问题人群的代名词;“宅文化”似乎代表着惰性和逃避,有一些消极意味。

      王建新认为,选择“宅”在家里的人不一定就是心理上或者社交能力上有问题。在现代信息通讯发达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宅生活”,是因“宅”在家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集中在自己的兴趣点上,通过信息手段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交流机会和有效信息。

      “既然有了新的技术条件来支撑‘宅’生活,为什么我们不去完善这些条件,让‘宅群体’幸福感更高,而一定要把他们从家里拖出来呢?”顾骏说。

      针对因为基本生活困难才居家不出的“宅群体”,顾骏认为,社会应帮他们创造条件、解决困难,比如创造职业游戏玩家、微博营销等新的就业岗位,实现发展新兴产业和鼓励就业的双赢。

      据介绍,在日本,宅群体的消费行为越来越受到实业界的重视,很多制造企业都设有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宅群体”的消费状况,并预测其消费取向很可能成为未来趋势。

      “‘宅群体’的消费是产业界关注的对象。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统计,2005年日本‘宅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在5000亿日元左右。我个人认为,近年其经济规模应该已经接近1兆日元。”王建新说,社会应该容忍、赞赏并支持“宅群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使他们因逆反而走向极端。“借用费孝通先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名言,‘宅群体’与其他群体应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题答案汇总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时间

      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名单|面试时间

    (编辑:admin)

    2020安徽银行校园招聘笔试课程
    Smohan

    安徽华图教育

    安徽华图教育官方微信:anhuihuatu

    立即关注
    • 20000+每日阅读
    • 200000+粉丝
    • 1000+每日转发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Smohan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安徽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hhtexam

    立即关注
    • 170000+粉丝
    • 18000+博文
    • 700+每日转发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