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中外文学—文化常识试题5

    2024-12-17 15:14 来源:华图教师网

      21.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②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③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④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是从立冬开始。

      B.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河之南为“阴”,山之南、江河之北为“阳”。《愚公移山》中的“汉阴”和“河阳”,就指汉水南岸和黄河北岸,我省的蒙阴县则位于蒙山之北。

      C.“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其中“望”即望日,指每月十六;“既望”,农历十五。

      D.“射者中,弈者胜。”其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2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对应正确的是( )。

      A.西施——闭月 B.昭君——沉鱼

      C.貂蝉——落雁 D.杨贵妃——羞花

      24.下列常见的借代词有误的一项是( )。

      A.桑梓——家乡 桃李——学生 轩辕——国家 烽烟——战争

      B.汗青——史册 伉俪——夫妻 膝下——父母 华盖——运气

      C.三尺——法律 白丁——穷人 黄发——病人 巾帼——男子

      D.布衣——百姓 社稷——国家 提携——小孩 伛偻——老人

      25.下列选项中,词句与其所反映的古代节日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C.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已

      D.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上元

      【参考答案】

      21.A【解析】

      ①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权德舆的古诗《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本句大意:今天晚上正值凉风习习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着这座用公主的汤沐所得造的寺庙。“清秋半”指的是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

      ②诗句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观灯乐行》,本句大意: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该诗句写得是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③诗句出自唐代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本句大意: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根据“禁火”“斋冷”可知指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大致在农历二三月份。

      ④诗句出自宋代戴复古的《除夜》,本句大意:万物迎春送走残冬,一年的结束就在今晚。根据“送残腊”“一年结局”可知,该诗句写的是除夕之夜。

      根据农历一年内的时间顺序应为:元宵节,寒食节,中秋节,除夕。

      故本题选A。

      22.B【解析】

      A项,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冬至”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因此,“数九”不是从“立冬”开始,而是从“冬至”开始。

      C项,“望”即望日,指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既望”一般指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D项,“射”这里指投壶,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进壶里,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六艺”中的“射”,指射箭。两者不一样。

      故本题选B。

      23.D【解析】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的是西施、昭君、貂蝉、杨贵妃。

      故本题选D。

      24.C【解析】

      C项,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并非病人。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故本题选C。

      25.D【解析】

      A项,“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出自宋代苏轼的《守岁》。写的是除夕,因为除夕有守岁的习俗,从此句“相守”可以看出,对应正确。

      B项,“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写的是元日,即春节。从“新桃换旧符”可以看出,对应正确。

      C项,“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出自唐代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是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在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所以该句对应正确。

      D项,“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出自唐代王架的《社日》。“春社”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而“上元”指的是元宵节,所以本句对应不正确。

      故本题选D。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1217/2960708.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4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4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4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4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中外文学—文化常识试题5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编辑:晓燕)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4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蜀ICP备2023044056号-2 川公网安备5101800200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