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备考资料试题|面授课程网校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博微信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5国考备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中华文明绵延传承

    2024-09-26 15:09 来源:安徽华图葛璇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中华文明绵延传承

      一、热点链接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实现社会发展红利普惠广大民众的一种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得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价值得到提升,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潮,形成了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中眼光向下的新趋势。全员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广大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中存在的诸多文化物象,并通过对这些文化物象的梳理与认知重新定位自己在当下社会中的文化角色与生命意义。这种形式不仅钩沉与彰显了地域文化特质,也被认为是文化保护的有效工作模式,具有时代特色。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有效传承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实践方向,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深入贯彻落实、扎实具体推进。

      二、积极意义

      1.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加强保护能够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文化自信自强奠定坚实基础。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和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供更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3.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通过创新设计、文化创意等方式,实现其经济价值,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4.强化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各民族间交流与融合的重要纽带。加强保护有助于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5.助力文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作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中国的国际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三、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传承人断层与老龄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赖于老一辈传承人的技艺与经验,但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传承人面临技艺传承的紧迫问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减弱,或因生活压力难以全身心投入学习,导致传承链条出现断裂风险。

      2.资金与资源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和专业资源,包括记录整理、教学培训、展示推广等方面。然而,当前投入的资金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全面保护的需求,导致部分项目保护力度不足,甚至面临消失的风险。

      3.社会认知度不高:尽管近年来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有所提升,但仍有不少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足够了解和重视。这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限制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发展。

      4.商业化过度与开发不当: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被过度商业化,忽视了其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导致文化失真。同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影响其可持续传承。

      5.法律与政策体系不健全:尽管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这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难以形成长效保护机制。

      6.数字化保护技术不足: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数字化保护技术尚不完善,难以全面、高效地捕捉和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四、对策建议

      1.强化政策引导与立法保障:应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在非遗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通过立法手段,确保非遗项目得到系统性、科学性的保护,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此外,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如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非遗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保护格局。

      2.深化普查与研究,建立完善档案: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性记录、整理和分类,建立详尽的数据库和档案体系。这不仅有助于全面掌握非遗资源的分布与现状,也为后续的保护、传承与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加强对非遗项目的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3.推动传承人群建设,培养新生代传承人:非遗保护的核心在于人的传承。应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传承人培养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师徒传承、社会培训等方式,培养更多新生代传承人,确保非遗技艺后继有人。此外,鼓励传承人参与国际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技艺水平。

      4.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实现活态传承:非遗的生命力在于其活态性。应积极推动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的融合,通过创意设计、产品开发等方式,将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用品、文化旅游产品等领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播手段,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非遗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提升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通过举办非遗展览、演出、论坛等活动,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此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遗合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软实力。

      【思维导图】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926/2934021.html

      ——相关阅读——

      以上是2025国考备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相关阅读——

      2025国考公告查看 职位查询 历年分数线

      2025国家公务员报名时间 报名入口 报名人数

      2025国考图书 在线网课 面授课程学习

      2025年国考备考咨询 微信交流 加入微信群

    (编辑:苗苗)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国家公务员分数线查询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蜀ICP备2023044056号-2 川公网安备5101800200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