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小学数学试题及解析4

    2024-09-05 10:14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1.题目: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具体讲解加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

    (3)适当板书;

    (4)体现师生互动环节。

    【试题解析】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游乐场一角:同学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看,游乐园里有许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有过山车,小火车,旋转木马,还有小飞机。你们喜欢坐小飞机吗?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

    1.小飞机图:仔细观察,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这架小飞机上有几人?这一架?每架小飞机上的人数有什么特点?一共有几架小飞机?那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用什么方法计算?

    应该怎样写?你说的算式到底有几个3。能换个说法把算式说得更简单好记吗?为什么要写5个3呢?这么长的算式相加等于几?

    一起读一下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加数都是3啊?一共有几个3?为什么是有5个3相加?

    2.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小飞机场景图,发现了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了一个数学问题。那么你能在这两个场景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吗?现在我们同桌合作学习:

    (1)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的场景,寻找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列式解答(一人说算式,另一人写算式)。清楚了吗?好,开始同桌合作学习。

    3.有哪些同学选择的是小火车这个场景啊?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又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4.谁选择的是过山车这个场景啊?快来汇报一下。(你的描述让我一下子就听懂了。我们一起边写边数,1个7,2个7…)他的列式对吗?谁能给他也提提问题?板书:7个2

    (二)引出乘法

    1.观察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对,它们每道算式里的所有加数都相同,都是(板书)加数相同的加法。

    2.3+3+3+3+3=15这道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数3?我们就说这道算式是几个几相加?那第二道第三道算式又可以怎样说呢?

    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里有几个相同加数就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

    3.7个2相加就写这么长的算式,设想一下,如果15个2、30个2、100个2…算式写起来会怎么样?有没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能让这样的的加法算式变得不再麻烦呢?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数学家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发明了一种简便的算法,叫做乘法。

    4.想一想,2+2+2+2+2+2+2=14这个算式如果用乘法表示可能和哪些数有关?(和2有关系,因为这个算式里加数都是2。和14有关系,因为这个算式的和是14。和7有关系,因为有7个2。)

    看这道算式,这是几个几相加?7个2相加,可以写成乘法算式7×2=14,还可以写成2×7=14。2和7中间的这个符号叫乘号,读作“乘”。

    在这两道乘法算式中2表示什么?7呢?在图里能找到吗?在加法算式里能找到吗?7×2=14表示什么?2×7=14表示什么?开火车说意义

    刚才我们把7个2相加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了乘法算式7×2=14或2×7=14。你能把上面的两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观察左边的加法算式和右边的乘法算式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表示7个2相加?为什么?

    总结:乘法就是加数相同的加法的一种简便算法。

    三、巩固练习

    0

    四、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3题;

    2.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可以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校园里的食物,看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把看到的、想到的对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六、板书设计

    0

    1.题目:三年级《秒的认识》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

    (3)适当结合板书

    (4)掌握分与秒的关系

    【试题解析】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第2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五、布置作业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1分= 60秒

    1.题目:六年级《圆锥的体积》片段教学

    2.内容:

    0

    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

    (3)适当结合板书

    (4)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

    【试题解析】

    一、创设情境,悬疑激趣

    1.比比谁最聪明

    狐狸和小白兔来帮山羊伯伯搬运盖房的木材,狐狸抢先选择了圆柱形木材,小白兔笑了笑,选择了圆锥形木材,狐狸占到便宜了吗?(课件出示:圆柱形木材和圆锥形木材底面半径都是3分米,高都是2分米)

    2.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先让学生想解决的办法:对于谁更聪明,我们怎么来判断呢?你有什么方法?(让学生知道要判断谁更聪明需求出它们的体积)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1)确定类比对象。“你认为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

    (2)回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表示?

    (3)想一想: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4)学生实验

    第一、比较圆柱和圆锥是否等底等高?

    第二、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通过装沙子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

    第三、在“不等底不等高”的条件下做装沙子实验比较圆锥与圆柱的体积。

    (5)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的实验结果如下:

    ①用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②用不等底或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不是三次正好装满。

    2.得出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

    3.播放课件(重点理解:等底等高)

    4.推导公式

    (1)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倍数关系,你能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吗?

    (2)播放课件:圆锥体的体积可以怎么表示?

    (3)想一想,讨论一下。

    通过得出的公式你知道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吗?

    三、巩固练习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直接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

    2.解决开始时提出的问题,现在你知道狐狸和小白兔谁最聪明了吗?

    3.出示课件

    (一)填空(口答):

    1.圆柱体积的与和它( )的圆锥的体积相等。

    2.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3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并在课后从生活中找一个圆锥形物体,想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

    五、板书设计

    0

    1.题目:三年级《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片段教学

    2.内容:

    0

    2.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创设情境,讲清口算方法;

    (2)要有讨论环节,

    (4)要有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请学生观察他们自己野炊活动的图片,从中找出数学问题。观察第一幅图片4种购物情景和所含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找出计算方法(乘法),回忆乘法的意义。出示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三年级2班和4班一共42名同学参加野炊活动,平均每个小组6人。”提出数学问题。

    明确:可以分为几个小组?

    问题1:接着老师还有第二个问题“77个碗要分给这些小组,平均每组能分得几个碗?”

    问题2:请思考这两个问题可以怎么解答?

    方向:可以用除法来解答。

    引出课题:这节课咱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除法的计算。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一)情景一问题分析及解答

    师:野炊活动结束家长们为表现好的孩子们评奖,一共设立了2种奖项。请问准备20本笔记本平均每个奖项分得几本?请分析一下可以怎样来解答呢?

    生:总数20本笔记本平均分成2份,可以用除法来进行计算。列式:20÷2

    师:请观察,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20是一个什么数,除数2是一个什么数?

    生:被除数20是一个整十数,除数2是一个一位数。

    师:回答很准确,那么这节课咱们就先来探索一下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同时板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小组内讨论一下计算方法。

    教师提供小棒作为计算工具,请学生探索一下算式20÷2的计算方法,请学生演示,一边分一边讲其他同学观察。得出2个十除以2等于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深刻除法的意义,在操作中体会几个十除以几得到几个十的计算方法。)

    想乘法算除法:2×10=20 20÷2=10

    师生总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情景二问题分析及解答

    师:24本笔记本呢,平均每个项目可以分得几本?独立思考并解决。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把24平均分成2份求一份的数量,可以用除法计算,

    并列出算式:24÷2

    师:请观察,在这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24是一个什么数,除数2是一个什么数?

    生:被除数24是一个两位数不再是整十数,除数2是一个一位数。

    师:观察很仔细,那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探索一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又该怎样进行计算?同时补充板书两位数,完善课题“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算法。请学生汇报探索结果。

    1.24根小棒作为计算工具,可以怎样对24÷2进行计算方法探索,请学生演示并一边演示一边说,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过程。在操作中总结出计算方法。把24看做2个十和4个一。先计算十位20÷2=10 在计算4÷2=2,最后10+2=12。

    2.生:也可以想2×(12)=24 24÷2=(12)

    ……

    寻找合适的计算方法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单?

    (三)试一试,加深算法和算理的探索与应用

    40÷2= 70÷7= 24÷2=

    独立完成,请学生分析计算方法。

    总结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

    独立完成口算:90÷2 40÷2 80÷2 20÷2 28÷2 44÷2

    请一个小组汇报计算结果并说出计算方法。每人分析一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回到最初的问题情景图二:三年级2班和4班一共42名同学参加野炊活动,平均每个小组6人。”

    可以分为几个小组?

    ②、77个碗要分给这些小组,平均每组能分得几个碗?

    学生独立分析并解答。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解答情况。

    生:第一个问题,总人数42人,每个小组6人,求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意思就是求42里有几个6,用除法计:42÷6=7(组)

    生:第二个问题要用到第一问的结果进行计算,77个碗平均分给这些小组也就是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几个,用除法计算:77÷7=11(个)

    在计算中教师强调:第一个算式可以直接用表内除法来计算,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小于除数。第二个算是中被除数的十位数字比除数大,就采用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实际应用,大家有哪些收获呢,可以说一说,知识上的,方法上的,数学思想上的,等等都行。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总结算理和算法。

    五、知识拓展,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1题;

    2.思考今天所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下节课一起展示分享。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0÷2=10(本)

    想:①2个除以2等于1个十 就是10

    ②2×10=20 20÷2=10

    答:20元可以买10本笔记本。

    24÷2=12(本)

    想:①(分)24可以分成2个十和4个一

    (除)十位:20÷2=10 个位:4÷2=2

    (加)10+2=12

    ②2×(12)=24

    24÷2=(12)

    答:24元可以买12本笔记本。

    1.题目:一年级《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创设情境或者活动引导学生学习;

    (2)要有讨论环节,

    (4)要有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一、回顾复习,谈话导入

    借助开火车方式数数。

    提问:请你算一算。(课件出示,抽生口答)ppt呈现例题3+2=;5-2=;10+7=;10+9=引导学习复习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11+5=?15-3=?引出课题“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一)加法摆一摆

    情境:小红到商店里去买铅笔,她先买了13枝铅笔,又买了2只铅笔。小红一共有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买铅笔图)你能列出算式吗?

    明确:13+2=(板书:13+2=)

    提问:那13+2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拿出13根小棒摆在桌子上,再摆2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呢?(15根)(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老师想知道是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还是加在一捆里?

    生:加在3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把2根小棒加在3根小棒里呢?

    师引生:3根小棒表示——3个一,2根小棒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5个一。再加上一捆小棒,一共就是15。

    (二)加法计一计

    师:除了摆小棒,我们还可以用计数器算13+2。谁会拨算珠?(抽生上台)先拨13,再加2。这2颗算珠是加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生:个位

    师:为什么要加在个位上?生:2表示2个一。(生拨珠)13+2=15

    师:就是个位对齐个位加。现在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合起来就是——15。不管是摆小棒还是拨算珠,都要个位对齐个位加。(板书)

    (三)加法试一试

    师:如果不用小棒和计数器,你还有什么方法算13+2=?呢。生:我们是从13起接着数2个数:14,15。(板书:接着数)

    3+2=5,10+5=15

    师:在加法算式里,每一部分都有他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吗?(板书:加数、加数、和)

    (四)类比加法,学习减法

    师:小红买了15枝铅笔,送了2枝给明明。小红还剩多少枝铅笔?(课件演示送铅笔图)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5-2=(板书:15-2=)

    师:那15-2=等于多少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哪些小朋友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的?(课件演示摆小棒)我先摆15根小棒,再拿走2根小棒,你是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还是一捆里拿出2根小棒?生:从5根小棒里。

    师:为什么要从5根小棒里拿出的2根呢?师引生:5根小棒表示——5个一,拿出2个一。等于3个一现在还剩下多少根小棒?(13根)

    师:谁会用计数器算15-2=?(抽生上台边拨边说)先拨15,再减去2。是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生:个位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刚才小朋友拨算珠的过程。(课件演示拨算珠)先拨15,再减去2。从哪位上减去2颗算珠?生:个位

    师:为什么要从个位上减去2?生:2表示2个一。等于13。

    师:说明我们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和刚才个位对齐个位加和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个位对齐个位加、减(板书)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注意个位对齐个位减。生:5-2=3,10+3=13;13+2=15,15-2=13(板书:想加法,做减法)我们是从15起倒着数2个数:14,13。(板书:倒着数)

    师:在减法算式里,每一部分也有他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吗?(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14+2=13+4=13+6=12+6=抽生口答说算法

    18-4=17-5=抽生口答说算法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实际应用,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总结算理和算法。

    五、知识拓展,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1题;

    2.思考今天所学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下节课一起展示分享。

    板书设计:

    0

    1.题目: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

    (3)适当结合板书。

    【试题解析】

    0

    1.题目:四年级《三角形的分类》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

    (3)理解三角形分类的方法

    (4)适当结合板书。

    【试题解析】

    0

    1.题目:四年级《小数的意义》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

    (2)需有师生互动环节

    (3)适当结合板书

    【试题解析】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一)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

    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总结: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二)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学生2: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0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三、解释应用,巩固新知

    填空:

    0.6 里面有6个( );再增加( )个 0.1就等于1。

    0.25里面有( )个0.01。

    四、总结体会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

    搜集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0

    1.题目:四年级《小数的大小比较》片段教学

    2.内容:

    0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活跃课堂氛围,体现“在玩中学”;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试题解析】

    0

    题目1:字母表示数

    题目2:百分数和小数的互换

    题目3:认识24小时计时法

    题目4: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题目5:1~5的认识

    题目6: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题目7:负数

    题目8: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题目9:小数大小的比较

    题目10:周长

    题目11:因数与倍数

    题目12:乘法的初步认识

    题目13: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题目1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题目15:小括号

    题目16:根据时间表解决简单问题

    题目17:小数的初步认识

    题目18:体积与体积单位

    题目19:三角形的分类

    题目20:长方体的体积

    题目21: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

    题目22:3的倍数

    题目23:长方形的周长

    题目24:三角形的性质

    0

    最后,华图教师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学习、积极备考、持之以恒、克服困难,早日圆教师梦想!

    文章来源于中国教师资格网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905/2927101.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4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历年教师资格笔试试题及解析|面试试题及解析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小学数学试题及解析4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4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蜀ICP备2023044056号-2 川公网安备5101800200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