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高中音乐《阳关三叠》说课稿

    2024-05-21 18:04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高中音乐《阳关三叠》说课稿。更多关于教师招聘,高中音乐,阳关三叠,说课稿,安徽教师招考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应聘高中音乐教师的3号考生。古代文人的情思和墨香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题目是《阳关三叠》,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2019版)第九单元《文人情致》第十八节《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是唐代一首著名的琴歌,其歌词原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有“阳关”与“渭城”两个地名,所以得名《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所以又称为《阳关三叠》。这首古曲不仅是音乐和诗词结合的典范,也是一扇窥探古代音乐文化的窗口。通过掌握和理解这首作品,学生们将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阳关三叠》这首作品的旋律之美,领略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能够通过学习和了解琴歌,体验音乐与诗词结合之美,加深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②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阳关三叠》作品的音乐要素,包括旋律、节奏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要素进行音乐表达和演唱;能够运用音乐和诗词文学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对《阳关三叠》中的词义和情感进行深入理解和表达。

    ③能够通过赏析、低吟等实践活动,培养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的意识。

    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有助于帮助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和有效的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有助于并培养他们在音乐领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赏析琴歌与合唱版本,学唱主题旋律;难点是感受中国诗词与音乐结合的魅力。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概念、音符符号和乐理知识。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并能够读谱简单的乐曲。他们能够辨别常见的音乐风格和曲种,并能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进行简单的评价和理解。然而,在具体作品的深入赏析上,仍需要不断提升鉴赏技巧。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环节间的自然过渡,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击破问题。

    三、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能力。本课主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合文学、地理、音乐,发动多感官联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知识储备。提倡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力和机会,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赏析不同版本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欣赏能力,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增进对音乐文化和历史的理解,以及培养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达成以上能力的培养,我的教学过程将从多感官联动、赏析与学唱、多形式探索、小结与作业展开。

    (一)多感官联动

    通过伴随古琴演奏的《流水》和教师手持古诗集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之美。学生通过古琴声中亲身阅读和朗读古诗,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墨香,潜意识中感受古琴韵律,激发他们对古代文人情思的追溯和兴趣,也为后面的诗词学习奠定基础。

    接着,通过出示以“离别”为主题的多媒体画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并提出配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选择适合的古诗。以培养学生对于主题和情感的敏感性,学生体验到古诗情感与绘画意境的统一性。

    在学生回答问题并确定配诗后,师生总结,引入琴歌《阳关三叠》(板书)。

    (二)赏析与学唱

    在赏析和学唱这一重点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我设计的第一步是:听赏琴歌,感离别。从表层音响-情绪感知-剖析音乐要素层层递进式教学,弱化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对琴歌的兴趣。

    首先,通过聆听音乐,问题互动,回顾对琴歌的初步认识。(板书)

    接着,基于学生感知到忧伤、惜别和依依不舍等离别主题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音响表层信息。并意识到节奏的平稳和演唱速度的慢是传递离别情感的重要手法,帮助学生从音响层面深入理解琴歌所表达的离别情感。

    然后,引出学生对古琴伴奏的感受,发现古琴伴奏的音色低沉、柔和、温暖,并与演唱声乐相互呼应的契合之美。

    顺势引入探究契合之美,即第二步:剖析诗词韵律,低吟浅唱。这一步的目标是使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和感知诗词与音乐的融合。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通过提出问题引发他们对诗中具体描写的思考和分享。激发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和讲故事的能力,让他们通过综合素养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和离别场景的描绘。

    接着,我示范唱主旋律(唱)。学生哼唱。针对学情,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自主学唱主题旋律,观察曲谱的特点,学生自主发现“三叠”这一旋律创作的手法和特点。

    然后,我将邀请学生朗诵这首诗词(读),以展示诗词的韵律和情感变化。

    最后,我将播放古琴伴奏,邀请学生一起进行“低吟浅唱”的体验。通过跟随古琴的节奏和力度,让学生更加贴近诗词的韵律和情感表达,营造出古人的体验感。这样的设计意图是通过音乐的表演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情感共鸣,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三)多形式探索

    在多形式探索这一部分,首先,引导学生观赏王震亚混声合唱版本的《阳关三叠》中的“一叠”,探讨独唱与合唱的艺术效果的差异。引导学生辨别出演唱形式为女声二部合唱(板书)。

    接着,引导学生对比琴歌独唱和合唱的艺术效果,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他们能够意识到独唱琴歌更贴近诗词的内涵,而合唱则通过多个声部的交织和钢琴伴奏的烘托,但都表现出了离别之情(板书)。

    然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尝试思考《阳关三叠》这首琴歌的不同改编方式,以增加其表现力。我会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可能的改编方式,如增加音乐的高潮、加入不同的乐器和节奏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让他们意识到音乐的可塑性和多样性。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分享,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创造出更加富有灵感和启发性的学习氛围。

    (四)小结与作业

    最后,我将和学生一起回顾“离别之情”的表达,对学生们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布置开放性作业。在学生的意犹未尽中结束本节课。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通过这样清晰而简洁的板书设计,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琴歌与“情”的主题和目标,并能够在课堂中更好地参与和理解。

    0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521/2881522.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4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4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4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4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高中音乐《阳关三叠》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高中音乐《阳关三叠》说课稿】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考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考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教师招聘高中音乐《一杯美酒》教案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4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蜀ICP备2023044056号-2 川公网安备5101800200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