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2023-09-18 08:24 来源:安徽教师招考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考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更多关于教师招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安徽教师招考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说教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是人教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篇课文真切地讲述了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解除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对这种文体已经不陌生了,但是由于知识积累有限,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加以引导与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个伟人,我们称其为"亚圣",有谁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写就了一本著作——《孟子》,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善论",这与后来的主张"性恶论"的荀子的观点截然相反。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出自孟子之手的一篇文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起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新课讲授

    让学生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并且思考如下问题:本文具体讲了什么事情?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完成生字词的学习。

    2.再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组织语言(针对提出的思考题),并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

    经过学生回答,我总结出:课文主要通过列举6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而这6个人又都有相同点,即都是出身低微,但最终经历过磨难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伟业,从而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

    (三)深入研读

    在对这篇语言简洁凝练的文章进行教学处理时,我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细致的咀嚼、推敲,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1.同学们再次用心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语句,最后师生一起探讨、解决。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此句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要经历磨难的考验,必须使自身具备超乎常人的素质。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该如何理解?

    明确: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该句从个人延伸到国家,道理相同。最后全篇的末句再次将本文的观点明确了出来。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确: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即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

    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

    (1)本文在讲述一个道理的时候,为什么在开篇先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

    明确: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道理的得出更加有说服力。

    (2)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应该经过哪些考验呢?

    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曾益其所不能",才能使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从而使这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深入文本,去体会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

    (四)巩固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本文的体会,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将自己在这篇文章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让自己变得不平凡。

    (五)小结作业

    在学生交流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文本内容,然后总结并布置开放性作业,如下所示: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课下同学们再去搜集有关名言警句类的故事,并将读完之后的感想写出来,字数400-600。

    整个设计,从单元和专题的整体考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构思,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大语文观,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918/2718751.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3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考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考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高中音乐《钟》教学设计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