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小学道德与法治《浓浓乡土情》说课稿

    2023-01-12 04:04 来源:安徽教师招聘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聘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小学道德与法治《浓浓乡土情》说课稿。更多关于教师招聘,小学道德与法治,浓浓乡土情,说课稿,安徽教师招聘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3年教师招聘备考学习2群 2023年教师招聘备考学习2群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默写笔记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浓浓乡土情》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三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受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方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都各不相同,都各具特色。

      通过考察和探索家乡文化生活、老房子和饮食习俗等,学生逐步具备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家乡的热情。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能够参与活动,对家乡已经有了简单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且对于家乡的认识还不能从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家乡的文化生活、饮食习俗等是受地理环境影响,不能很好的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所以,本次课程我将通过让学生考察和探究,以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历史的、地理的视角去了解和认识家乡。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能力与方法目标】

      考察和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知识目标】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

      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难点】

      考察和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法、情景体验法、谈话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环节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谈话导入法,具体做法如下: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文化都是由各个地方的人用智慧创造出来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发现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发现家乡的足迹《浓浓的乡土情》。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家乡文化采风

      在上课之初,我将组织学生举办家乡文化节,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文化风采。先让学生用自己的家乡话跟大家问好;其次,组织学生用家乡话介绍家乡的民俗活动并翻译成普通话;然后,表演或展示家乡的歌舞、戏曲或手工艺术品等;最后,比较自己家乡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异同,并归纳特点,用竞猜的形式初步感受家乡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通过网上或文献查阅资料、采访家人或一些老人收集家乡文化,如家乡话、歌曲或戏曲、手工艺品、民俗活动等。

      第一轮:学生用家乡话问好。学生可能会用东北话、粤语、客家话、闽南语等向同学问好,由于地方特色,可能也会产生一些笑话,这时我会适时引导学生,家乡话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有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要尊重文化特色。

      第二轮:介绍民俗活动。我会预设学生作如下介绍,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介绍并结合学生的介绍做相应的补充。

      A:我是云南彝族人,我的家乡每年都会过火把节(又叫东方的狂欢节),每年到这一天晚上,村里的人都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B:我的家乡在内蒙古,每年七、八月份牲畜肥壮的季节都会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来庆祝一年的丰收。

      ……

      第三轮:介绍著名的文艺节目或手工艺品。对于一些学生而言,能举的例子可能并不多,我会结合学生所在的家乡做相应的补充,比如:

      A: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哈尔滨,所以,我想给大家展示冰雕艺术的图片,……

      B:我家在东北,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二人转《小拜年》。

      C:我家是天津的,我给大家带来了杨柳青年画。

      ……

      (如:皮影戏、杂技、安塞腰鼓、脸谱、刺绣、雕刻、陶瓷、戏剧、山歌等;剪纸、泥塑、中国结等)

      学生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家乡丰富的文化底蕴,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萌发对家乡文化的喜爱之情和好奇心。

      2.家乡的老街和老屋

      活动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气候和文化,在居住上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房屋和院子都是对称的。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形成一个口字形,中间是一个中心庭院。

      客家土楼:福建西部客家人住的土楼别有一番风趣。它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多呈圆形。当地人称之为远楼或圆寨。这种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既有利于家庭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自卫式居住样式。它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吊脚楼:贵州等地的苗家人住的吊脚楼,它通常依山而建。一般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最下层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中间一层是人们起居之处。竹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江南水乡的民居:这里的民居沿河而建。为了涮洗方便,家家户户都在临水的一面建成石阶,作为水河桥,既简单,又实用。

      陕西窑洞:大多数窑洞依山而建,它们是直接在黄土陡壁或山腰上挖土而成的。窑洞里冬暖夏凉,别有一番感受。

      我将组织学生5人为一组,将自己搜集的资料与组内同学交流,如家乡老屋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介绍自己家乡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形成原因;根据同学的介绍,自己比较不同地区房屋建筑的不同特点以及家乡老房子与现在房屋建筑的不同特点,并在小组和班上交流。学生考察和探究的过程可能会局限于家乡某个省,甚至是某个小地方的老房子的介绍,可能缺乏地域代表性,如江南一带地方的学生。因此,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注意归纳该学生所在地域的住房建筑特点。

      学生通过对家乡老房子的了解以及其他同学对家乡老房子的介绍,明白家乡人的过去以及过去与现在人们生活的联系,理解它与家乡的地形、气候、历史以及人们的愿望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懂得爱护家乡的文化遗产。

      活动二:

      通过刚刚的介绍,学生已经知道家乡的老房子都代表当地的特色,都记载着一代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故事;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老屋外面的老街它又向我们述说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将组织和引导学生从当地标志物、语言、历史三个侧面,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趣的地名、街名。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选取自己最喜欢或最有趣的地名、街名进行调查,寻找这些地名或街名的名字来源。

      如:

      A:我要介绍的是重庆,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B:我介绍的是北京的南锣鼓巷,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名南锣鼓巷。

      C:我想介绍张自忠路,为纪念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天津曾把沿海河西岸的马路定名为“张自忠路”。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班级介绍自己家乡的具有特色的地名或街名,也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有趣的地名和街名,使其产生探索家乡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增强对家乡的亲近感。

      3.家乡的美食佳肴

      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当地的文化生活和当地的民居风格,还影响着当地的饮食习惯,所以,我会提问学生:在你的家乡,人们喜欢吃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做一个游戏“舌尖上的家乡”,我将学生所在家乡分为东部沿海、南方、西北、北方四个小组,每组轮流排除代表去采访其他小组的家乡特色饮食,留在组内的同学负责给前来采访的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饮食。

      A:我们四川人爱吃酸辣粉。

      B:这是我们云南的过桥米线

      C:我们南京盐水鸭

      D:东北人喜欢吃小炖蘑菇

      E:沿海地区的人喜欢吃海鲜。

      F:我们重庆喜欢吃火锅,人们常年在水边操作,潮湿侵骨,所以好食辣椒、花椒、胡椒,借以祛风除湿。

      我从学生对美食的追求的心理出发,设置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舌尖上的家乡”类似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充满趣味的活动,在采访中发现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不同,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自己家乡饮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对其他家乡的饮食特色也有所认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概括自己家乡文化特色,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条宣传语,并写在一张卡片上,制作成一张城市名片。

      如:

      A:爽爽的贵阳(贵阳)

      B:东方古都,长城故乡(北京)

      C: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桂林)

      D:七彩云南,梦幻丽江(云南丽江)

      E:人间仙境,梦幻烟台(山东烟台市)

      ……

      环节四:小结作业

      为促进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制作成一张城市宣传海报,并在全班举办宣传家乡的海报展。

      七、板书设计

    2022年全国各省份教师招聘考情手册汇总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112/2517775.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3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小学道德与法治《浓浓乡土情》说课稿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小学道德与法治《浓浓乡土情》说课稿】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聘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聘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教师招聘小学音乐《春到沂河》说课稿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