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2023-01-02 06:48 来源:教招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教招网考试动态信息: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更多关于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教招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

      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

      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

      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

      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

      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

      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

      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

      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

      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

      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

      (五)小结作业

      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业:背诵《题西林壁》。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102/2506784.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试题|面试试题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本文【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来源于教招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教招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