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

    2022-12-31 04:16 来源:教招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教招网考试动态信息: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更多关于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教招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

      2.通过朗诵、书下注释理解诗句的内容,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方法

      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哪位同学知道其他关于思乡的诗歌呢?(学生自由回答)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静夜思》吗?那我们一起有感情地齐背这首诗。那么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再学习一首同类型的诗歌——《秋思》(学生齐读题目,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张籍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张籍的文学常识。

      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这首诗歌名为《秋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在秋天时的所见所思。

      2.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3.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

      ①“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天到了吗?

      明确:秋天大雁南归,秋风萧瑟,更能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增添悲凉的气氛。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却不可见。秋风所包含的寂寥肃杀之气,也可使秋叶纷纷,落红遍地。客居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更能勾起羁泊异乡的孤独寂落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②“意万重”是什么意思?能看出什么?

      明确: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作者离开家乡和亲人很久了。

      ③如果是你离开家那么久,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回答,表达思乡意思即可。

      4.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

      ①作者为什么会把封好的信又拆开了呢?

      明确:因为诗人要说的话太多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太深切了,信都封好了,还怕落下什么没有写在信上,所以才会又打开来看,再多写点。

      ②从这两句感悟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浓浓的思乡之情。

      ③作者想说的话能都写下来吗?为什么呢?

      明确:不能,因为作者想说的太多了,信纸根本不够写,不够作者表达,而且“匆匆”也说明了写家书时的匆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作者把想写的内容都写下来。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急切地要与家人交流的心情。他的心情因思乡而纷乱,所以才出现了“又开封”的事。

      (四)拓展延伸

      书信,是联系游子亲情的纽带,所以诗人借家书写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很多。如,唐代孟郊《归信吟》中说的“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我相信,当书信被捎走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而去了。此情此景,让人生出多少感慨啊!ppt出示其他与家书有联系的诗歌,积累下来。

      (五)小结作业

      小结: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作业:1.背诵《秋思》,积累与家书有关的诗句。

      2.如果你也是离家很久的游子,请你写一封家书给父母,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1231/2506282.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试题|面试试题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本文【教资面试试讲小学语文《秋思》教学设计】来源于教招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教招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