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事业单位D类教师考试概说

    2022-12-30 14:26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事业单位D类教师考试概说。更多关于事业单位D类,教师考试,概说,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近两年在教师招聘过程中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称为事业单位D类考试,那这种形式的教师招聘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在备考过程中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D类考试的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两方面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清晰的认识、了解事业单位D类教师岗的招聘。

      一、考试形式

      教师D类考的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部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长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20—25道常识判断、25—30道言语理解与表达、20道判断推理、10道数量分析、10—15道策略选择,这五部分以客观的单选题形式呈现一共100道题。《综合应用能力》主要题型包括1-2道辨析题、1道案例分析题、1道教育方案设计题都是主观题,并且每道题作答要求中明确提出字数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各部分考试内容如下:

      1.常识部分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基本可以归纳为两部分基本常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常识两部分内容组成。

      例如基本常识试题1:通常来说,本币汇率下降会引起( )。

      A.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上涨 B.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下降

      C.对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没有任何影响 D.进口商品国内价格波动

      试题2.( )通常被人们成为“地球之肾”,是水陆相互作用行成的独特生态系统。

      A.海洋 B.湿地 C.平原 D.丘陵

      教育学常识:试题1.教育目的要问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

      A.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怎样培养人

      试题2.关于教育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卢梭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有机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B. 夸美纽斯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C.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是由杜威提成的

      D.洛克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2.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

      这三部分的考试内容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一样。

      (1)言语理解与表达:

      试题:若在基础教育阶段疏离中华文化,可能一生都会有“无限”的文化惶惑。没有文化定力,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传承 独存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岿然 B.傲然 C .孑然 D幸然

      (2)数量关系:

      试题1:172*172*172-163*163*163的值为( )

      A.724332 B.757701 C.769544 D.805637

      试题2:某市2014年GDP为1500亿元,该市预计2016年的GDP将达到2160亿元,且计划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GDP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2015年预计GDP是( )。

      (3)判断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图形推理、逻辑判断。

      3.策略选择

      这部分考试的主要内容教育教学知识部分,侧重对教学机智、应急应变、新课改的理念以及课堂问题行为应对的考察。主要测评考生对教育情境感知理解、分析判别、权衡选择恰当策略的能力。这一部分出题比较灵活,需要基于教育理念与教学问题处理的一些基本原则来作答。相较之前的教师招聘而言考查难度大大增加。

      试题1.数学吴老师在上课时,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小丽指出老师某个讲解有误,但实际上老师的讲解是正确的。此时下列吴老师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

      A.不理睬小丽

      B.肯定小丽勇于指出错误的行为,并跟小丽解释为什么没有错

      C.批评小丽没有认真上课,便乱指出错误

      D.直接告诉小丽是她错了,而不是老师错了

      试题2.林老师是一名新教师,她发现在课堂讨论环节,常常只有前几排或少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而后排的学生不是趴在桌子上睡觉就是在说闲话,课堂活动氛围不浓。对此,林老师的下列做法最恰当的是( )。

      A、缩短课堂讨论时间或尽量不安排课堂讨论

      B、对后排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

      C、安排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后排学生自行讨论

      D、注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讨论,鼓励和指导后排学生参加讨论,大胆发言

      (二)综合应用能力

      对于正在备考招教的考生来说除了在《职业能力测试倾向》中增加了一部分东西之外,最大的变化可能是《综合应用能力》题型与测评要素的的改变。这一部分仍然是要考教育教学知识,但是测评的是考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在理解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来答题。简而言之,就是将之前以客观题来考教育综合知识变为了以主观题来考教育能力。题型从客观到主观的转变,需要考生明确主观题的答题规范与答题思路。

      1.辨析题

      辨析题:主要考核对教综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对某一个观点判断出正误后,表述清楚具体的理由。这一种类型的题需要考生对题干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做界定,所涉及到的现象做理论的解释。辨析主要涉及到两种题型概念与概念的辨析、观点类的辨析。

      (1)概念与概念的辨析

      题干中会涉及到多个概念之间的比较,比如: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负强化与惩罚。

      对于概念辨析类的解题思路。

      首先,断正误:基于题干的描述表明自己的观点“题干中描述的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等”,其次,分析概念,对于题干中涉及到的概念分别进行界定“概念1是…;概念2是…。”再次,比较概念区别。只有经过比较与分析才能得出结论,此环节重点是考察对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最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得知上述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片面的…。

      试题:孔子一方面说“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说“因材施教”,这两者是矛盾的。

      解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断正误)

      (概念1)有教无类是指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表达的是一种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针对的是当时的教育的不平等和阶级性而提出的。(概念2)因材施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个别差异性,教育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所以教育中应该因材施教。

      (比较概念区别)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教育的两个不同的维度,一方面社会应该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有教无类,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因材施教。如果教育不能实现平等,因材施教也是难以实现的追求。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所以,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不是矛盾的说法,而是教育的两个不同方面,有教无类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

      (2)观点类辨析

      题干中会涉及到一些现象以及对应的措施、反应,比如:青春期孩子破坏力强,所以应该严加管教。观点现象类,背后一定涉及到理论依据,如果没有链接到理论知识,那么答题就容易出现跑题或者答非所问的现象。

      观点类辨析的解题思路

      首先,判断正误。其次,分析现象(一定要结合理论)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任何现象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准确挖掘出题干现象的根本原因,那么答题就没有针对性,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再次,给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如果题目中针对现象已经提出了解决办法或者教育方式的时候,应该对题干中的办法进行判断是否正确和可行,如果是正确的行为无需多论述,如果是错误的做法,我们要进行分析和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指出正确的做法。

      试题:有老师说:“青春期的孩子爱跟老师、家长对着干,破坏力很强,必须严加管教。”

      解析:该老师的观点是片面的。(断正误)

      (分析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青春期的孩子爱跟教师、家长对着干,这种反常的心态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心理断乳期”表现为一种比较强烈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中学生处于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期,他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摆脱成人的监督,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往往对于任何事物都持反对的态度。另一方面,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给出应该对方法)作为教师,要具体分析青春期孩子产生逆反的原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发展的需要。然后我们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合理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仅仅采用简单的管教方式。这样只能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与现实和与他人的关系,克服心理发展的缺陷,从而顺利的跨越心理发展的这一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主观题型。案例分析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于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能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教师常见的教育问题。现在事业单位教师岗位的案例分析题更偏向教师的综合分析能力,材料本身也更加的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要求考生不仅要能够分析材料,更要提出建议。这种问法比较开放,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对于教育实践部分要有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案例分析题作为分值较大的一部分需要,考生一定注意答题的规范。

      试题:(材料省略)

      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案例一中英语老师的备课行为进行评析。

      要求:分析透彻,评价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2、针对案例二中语文老师的做法存在的不妥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问题分析准确,建议具体、合理,字数不超过350字。

      3、根据上述案例给你的启示,谈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求:结合案例阐述,准确分析,字数不超过400字。

      3.教育方案设计

      教育方案设计是指学科教学内外,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为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参加的教育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教育活动设计题形式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会给出一段关于教育现象的材料或者活动主题,设计出适当的教学设计或者班级活动方案。这类题目的属于过程开放题,重点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教学设计能力。

      教育方案设计涉及到的类型主要包括:活动设计、学科教学设计、课程开发设计、研究设计、评价设计。

      (1)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又具体包括:主题班会、家长会、综合实践活动。三类在活动设计这一部分出题频率比较高的是主题班会。在这类型的活动设计中要求考生写明:题目、设计依据、目标、内容与过程、效果检验方法。其中的内容与过程需要写的具体可操作。

      (2)学科教学设计

      学科教学教学设计考察的是考生的教学技能。简单的来说,教学设计就是教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3)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在教育方案设计中,课程开发设计主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在考试中主要是特色课程。在这种类型的方案设计中需要考生对课程开发的方案写明包括主体、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4)研究设计

      在教育方案设计中,研究设计类主要是“微型课题设计研究”。“微型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就是我们常说的行动研究。在题目中会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育方案(至少包括主题,设计依据,目标,内容与过程,预计效果与检验方案等)。

      (5)评价设计

      依据一体化系统教学设计应包含着评价设计。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评价设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内容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品行等的小结与评价。一般步骤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操行评定需要基于新课改的学生观与评价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根据教学反思与教学进程的关系,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三个阶段。教师的教学反思需要结合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来作答。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1230/2505901.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3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3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3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3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事业单位D类教师考试概说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事业单位D类教师考试概说】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