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公务员 >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整理

    2022-02-23 08:54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必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和知识点又众多,所以很多考生复习起来感觉很吃力且没有效果,不要着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参考与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整理

      公共基础知识是事业单位必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和知识点又众多,所以很多考生复习起来感觉很吃力且没有效果,不要着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参考与帮助!

      公共基础知识必背内容

      公文的语言虽然要讲究朴实无华,但是也不能失之于平淡,写成“八股文”。这是对公文写作更高的要求。当然生动,不是对所有公文文种的要求,一些特定的文种和一些特定内容的需要可能适当运用。

      行文时要尊重组织系统隶属关系;经批准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应当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同应具有法律效用,可以不在行文。

      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公安、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使用的立案侦查书、起诉书、判决书、调解书,诉讼当事人使用的各种诉状、答辩状、申请执行书以及辩护人使用的辩护词、保证人使用的保证书、公证处使用的公证书等。

      详记则要求记录的项目必须完备,记录的言论必须详细完整。若需要留下包括上述内容的会议记录则要靠“录”。“录”有笔录、音录和影像录几种,对会议记录而言,音录、像录通常只是手段,最终还要将录下的内容还原成文字。笔录也常常要借助音录、像录,以之作为记录内容最大限度地再现会议情境的保证。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都考什么

      主要测试应试者对公共基础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包括政治(含时政)、法律、经济、公共管理、公文写作、职业道德、人文、国情等方面。试题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为病文评改、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写作等,主要考察综合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基本题型及分值分配:

      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一个),约占30分;30%;

      多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选二至四个),约占30分;30%;

      判断正误题(无须说明理由),约占10分;10%;

      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法律或行政管理案例),约占10分;10%;

      公文纠错题(既有对整篇文章改错的,也有对单句改错的),约占10分;10%;

      论述题(一般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紧扣现实),约占10分。10%。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答题技巧

      《公共基础知识》这一科目的解题方法也不免于排除法,即在解答《公共基础知识》的客观题时,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并且它也最适合于单项选择题。在这部分题中,考生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知识,便能将最不适合题意的选项排除掉。甚至有些题可以直接将其他三项排除掉,选出正确答案。

      当考生在阅读完试题题干和所有选项后,如果发现选项中有内容或者特征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将其排除掉,并保留那些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符合题意的答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率。

      政治分析题在选材上大都以现实问题来立意,问题都是直接从试题的材料或情境中直接引出的,而试题的材料或情境,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当年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因此,对考生的要求是在对题目设问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试题的主题、情境、设问进行综合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试题对应的知识和原理出于何处,进而运用考生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有条理地组织语言来回答这些问题。

      总之,考生应具备的相关技能包括:①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③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报考三支一扶的利弊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