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国企招聘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1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5月19日

    2021-05-20 14:27 来源:华图事业单位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同步华图事业单位发布每日一练:2021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5月19日。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备考资料,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1年事业单位招聘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安徽事业单位公众号和交流群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QQ群

    2021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5月19日

      单选

      1.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称为该国的:

      A. 国内生产总值(GDP)

      B. 国民生产总值(GNP)

      C. 国内生产净值(NDP)

      D. 国民生产净值(NNP)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名词。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本国国民国内要素收入+本国国民国外要素收入。

      C项: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运用生产要素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消耗

      D项:国民生产净值,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

      2. 当内需严重不足,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用以下哪个措施可以促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平衡:

      A. 提高利率和缩减财政支出

      B. 降低利率和扩大财政支出

      C. 增加税收和减少投资需求

      D.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取消相关财政补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社会购买能力下降,物价下降,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购买、社会保障和补助,减少政府税收;扩张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利率,以及央行买进有价证券,从而促进投资增长,带来收入的整体提高。B项中降低利率和扩大财政支出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提高利率会导致储蓄增加,贷款减少,消费会相对减弱,投资者投资成本提高,会抑制投资,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政府财政支出,不利于扩大社会需求,不能拉动经济增长,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A项错误。

      C项:增加税收会降低社会投资的热情,并抑制社会需求的增长,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投资需求不利于增加社会需求,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C项错误。

      D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利于扩大社会内需,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取消相关财政补贴,不利于扩大社会需求,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D项错误。

      3. 有关经济学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国民收入统计中包括退休金

      B. 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C. 公共物品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求

      D. 春节前后的物价上涨不属于通货膨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并选错误项。国民收入是指一国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新创造的价值,它是一国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等的总和。而退休金又叫养老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不属于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的报酬。可见国民收入统计中不包括退休金。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金融机构、政府、特定部门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券。中央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存款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经理国库业务、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因此说法正确。

      C项: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不能由私营部门通过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以非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有三个基本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纯粹公共物品,因其消费的非竞争性,要让理性的消费者自愿付费购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成本,消费者会认为自己不付费消费是理所应当的);因其受益的非排他性,要排除消费者免费“搭便车”也是困难的(或者说成本是高昂的)。可见纯粹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无法由市场提供。因此说法正确。

      D项:通货膨胀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而春节前后由于消费需求增大,商品供不应求,造成物价上涨,是供求关系造成的,而不是货币供给量大于实际需求量造成的。因此说法正确。

      4. 下列成语与经济学用语对应不恰当的是:

      A. 凿壁偷光——外部性

      B. 郑人买履——机会成本

      C. 扬长避短——比较优势

      D. 狡兔三窟——投资组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名词并选错误项。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其中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而郑人买履主要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与机会成本对应不恰当。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外部性又称为外部效应、外部经济,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凿壁偷光是指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所以与正外部性对应正确。

      C项: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对一个各方面都强大的国家或个人,聪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强势,四面出击,处处逞能或事必躬亲,而是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与扬长避短对应正确。

      D项:投资组合是由投资人或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股票、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组成的集合,即投资者把资金按一定比例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的有价证券或同一种类有价证券的多个品种上,目的是分散风险,即“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狡兔三窟是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也是分散风险的一种方式,与投资组合对应正确。

      5.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下列选项中,可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 某企业当年生产的全部产品

      B. 某人在二手平台上出售旧平板电脑所得

      C. 某人的股票分红

      D. 某机构持有的国债利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名词。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内外的净要素收入。计算公式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生产税和进口税扣除生产、进口补贴(来自国外的净额)+雇员报酬(来自国外的净额)+财产收入(来自国外的净额)。A项某企业当年生产的全部产品是一定时期内本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占有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某人在二手平台上出售旧平板电脑所得是二手物品,不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B项错误。

      C项:某人的股票分红不是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C项错误。

      D项:某机构持有的国债利息也不是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D项错误。

      6. 甲乙两个地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和40%。这可能表明:

      A. 甲地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

      B. 乙地居民比甲地居民富裕

      C. 甲地居民比乙地居民富裕

      D. 乙地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较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所以题中甲地恩格尔系数是30%,乙地是40%,可知甲地相对更富裕。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7. 下列政府举措中,不能够直接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是:

      A. 减税

      B. 发行政府债券

      C.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D. 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标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并选错误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现金收入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向出资者出具并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是政府筹集资金、扩大公共开支的重要手段。政府债券是需要居民去购买的,并不能够直接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以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减税显然可以直接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以减少家庭支出,显然可以直接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标准,可以增加家庭总收入,可以直接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多选

      8.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汇率变动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下列对汇率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A. 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会造成汇率下降,促进出口

      B. 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会造成汇率下降,促进出口

      C. 在本币对外贬值的趋势下,会发生资本外流,造成本币汇率进一步上涨

      D. 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会发生资本外流,造成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知识。A项:B项: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当本币贬值时,说明经济不景气,企业获得的利润贬值,外企害怕利益受到更多损失,所以外国资本会逃离,本币汇率也就随之下跌。故C项错误。D项:当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下,经济发展较好,企业获得的利润升值,外企为获取利润会加大投资,因此会发生资本流入,并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涨。故D项错误。因此,选择BCD选项。

      9.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以下选项中属于财政收入的是:

      A. 国债收入

      B. 罚没收入

      C. 城市维护建设税

      D. 违反计划生育家庭缴纳的“社会抚养费”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A项:国债收入是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国债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A项正确。B项:罚没收入是对违章、违规行为实施的一种经济处罚,罚没收入比税收具有更明显的强制性和无偿性,是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与税收相比,罚没收入缺乏固定性,不具有普遍性。B项正确。C项:城市维护建设税属于行为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一种。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C项正确。D项:收费收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社会抚养费”属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D项正确。因此,选择ABCD选项。

      10. 当社会总供给超过总需求时,国家宏观调控可选择的对策是:

      A. 扩大财政开支

      B. 增加货币流通量

      C. 提高银行货币利率

      D. 下调存款利率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政策知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通货膨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其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秩序混乱,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社会稳定。通货紧缩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其危害:直接引起物价下跌,影响企业与投资的积极性,市场销售困难,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失业率上升。这时国家宏观调控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补贴、减少税收和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利率,买进有价证券。因此,选择ABD选项。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职位表|报名入口|备考咨询

      面试相关--2021安徽事业单位成绩查询|成绩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辅导课程--2021年安徽事业单位笔试课程|面试课程|图书|网课

      备考指导--2021安徽事业单位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资料|历年试题

      华图在线APP--全年300+模考|30W+题库|2000+道申论智能批改|看视频 刷考题

      以上是2021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每日一练及解析:5月19日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编辑:图小鑫)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21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