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政法干警备考之地理基础理论知识(3)
2015-09-01 10:10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来源: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1)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属性组成共性特征
土地资源可再生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气候资源可再生光、热量、降水、风等
水资源可再生
生物资源可再生
矿物资源非可再生
(2)海洋资源
类型 组成 特征
海洋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淡水等
海洋生物资源 鱼、虾、贝、藻等
附:几个与海洋有关的词汇,希望对大家有用!
大陆架
在地理学的海底地貌结构中,大陆架是指陆地和海洋自然延伸的低潮线起到海底地表坡度突然变陡处。宽度从极狭窄甚至缺失到千余千米不等,平均坡度约0.1°,其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规定的大陆架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的海底区域。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边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驱体须与海床或底土保
在地理学的海底地貌结构中,大陆架是指陆地和海洋自然延伸的低潮线起到海底地表坡度突然变陡处。宽度从极狭窄甚至缺失到千余千米不等,平均坡度约0.1°,其水深变化在20—550米之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规定的大陆架包括陆架、陆坡和陆基的海床和底土的海底区域。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边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特殊情况,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米深度各点的2500米等深线100海里。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其自然资源包括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以及属于定居种的生物,即在捕捞阶段在海床上或海床下不能移动或其驱体须与海床或底土保持接触才能移动的生物。
公海
沿海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或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所有海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规定,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各国均可平等地享有航行自由、飞越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自由、建造国际所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捕鱼自由、科学研究自由。各国在行使公海自由权时,应遵守海洋法和其他国际法规则,应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得对公海的水体、海床、底土及其上空的任何部分施行法权或军事有效占领。船舶在公海航行时,须悬挂国家国旗,遵守国际法和服从船旗国的管辖。军舰和专用于政府的非商业性用途的船舶,在公海享有不受船旗国以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公海法律制度具有调整国家间航海、商业和渔业活动及开发与利用公海资源的作用。
领海基线
简称“基线”。沿海国划定领海宽度起算的一条线。一般有两种:1、正常基线,又称“低潮基线”,是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低潮线,即海水的最低落潮线;在海岸线极为曲折的地方,或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得采用直基线法。2、直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选定某些点作为基点,再将相邻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线;在因有三角洲和其它自然条件以致海岸线非常不稳定之处,可沿低潮线向海最远处选择各适当点,而且,尽管以后低潮线发生后退现象该直线基线在沿海国改变以前仍然有效。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至一定宽度的海域就是领海。一国不得采用直线基线以致使另一国的领海同公海或专属经济区隔断。
海洋污染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污染和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的特点有:
一是污染源广。各种污染物通过江河径流入海,或通过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过程,最终都将汇入海洋。二是持续性强。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它们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出现的污染,往往会扩散到周边海域,甚至扩大到邻近大洋,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的积累过程,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很大,造成的危害会波及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清除干净。
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
一是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对正常生活生长的鱼虾贝类有害。二是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污染严重的海域使得生物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展开了非正常状态下的生存竞争,结果是耐污染的一些生物可能保留了下来,并得到发展,而一些适应不了污染环境的优生生物反而遭到淘汰,甚至死亡。三是遭受严重环境污染的生物大量死亡后,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四是环境污染破坏滨海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滨海景色失去昔日的风采。
石油与海洋污染:
世界上的石油运输大多经过海上,每年约有十亿吨以上。科学家估计,每年约有(1‰)近一百万吨石油流入或漏到海里。污染大洋的首先是油轮,它用海水冲洗油舱,大量油污水进入海水;其次是客货轮,它们进港前也从燃料油罐倒出压舱水。这些含油废水可造成近海生物区的严重污染,灭绝水体生物。
海洋灾害
在人类所面临的诸多自然灾害中,那些源于海洋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五种。它们主要威胁海上及海岸带,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风暴潮是一种重力长波,周期从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介于地震海啸和低频的海洋潮汐之间,振幅(即风暴潮的潮高)一般数米,最大可达二三千米。它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它与相伴的狂风巨浪可酿成更大灾害。通常把
风暴潮分为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如中国北方海区)和热带风暴(台风)引起的热带暴潮(如中国东南沿海)两类。
灾害性海浪是海洋中由风产生的具有灾害性破坏的波浪,其作用力每平方米可达30-40吨。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和冰山等。在冰情严重的区域或异常严寒的 冬季往往出现严重的冰封现象,使沿海港口和航道封冻,给沿海经济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大陆冰川或陆架洋滑入海中后断裂而成的巨大冰块中,露出海面的高度在5米以上者称为冰山。1912年4月14日午夜“泰坦尼克”号轮即是在北大西洋首航中撞上这种冰山而沉没的。
赤潮是指海洋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它也是一种海洋污染现象。赤潮大多数发生在内海、河口、港湾或有升流的水域,尤其是暖流内湾水域。赤潮的颜色是由形成赤潮的优势和不浮游生物种类的色素决定的。如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而绿色鞭毛藻大量繁殖时却呈绿色,硅藻往往呈褐色。赤潮实际上是各种色潮的统称。赤潮可杀死海洋动物,危害甚大。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千米;里氏震级要大于6.5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海啸对沿海地区的人、畜、树木房屋建筑、港湾主要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南部和西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减低。
科学技术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促进作用
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各种资源。海洋开发即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海洋中所蕴藏的生物资源、海水动力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把海洋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实用价值。因此,海洋资源条件及开发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与陆地完全不同。如海洋生物资源,具有不固定性、分散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点;深海洋底矿产资源虽然储量巨大,但却在海底深处且分布分散,上覆厚厚的水层,开采难度大;海洋化学资源多呈溶解状态,相对浓度极小,不易开采;海洋能源的总量虽很大,但能量密度低,能量转换率小,并网难度大;海洋虽有可利用的广阔空间,但建筑投资巨大,技术要求极严。海洋环境条件与陆上相比更为特殊,海面辽阔易受气候条件制约,海水有很强的腐蚀性和破坏性,海底低温、缺氧、高压、黑暗,所有这些,对开发海洋的技术及所使用的工程设备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般说来,海洋开发的难度、风险、投资、技术、周期都距岸由近及远地增大,而经济效益和开发潜力也由近至远地增大。目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高新技术应用少,仅处于国外80年代初的技术水平。因此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中国几个特殊区域的地理特征
一、南部沿海四省一区和香港、澳门
1.范围和位置
南部沿海地区包括闽、台、粤、琼、桂fll香港、澳门两地,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是我国纬度最低,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区。
2.地形
丘陵。山地广布,平原面积狭小。广西境内广布喀斯特地形,桂林一带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一向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3.气候和河流
本区属高温多雨、长夏无冬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热量和水分最丰富的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号称华南大动脉。
4、富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和重要农作物
基辅生产是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大农业生产方式。该区是全国重要的水稻、甘蔗产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是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热带作物在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热带水果有:香蕉、柑橘、菠萝、芒果、荔枝、龙眼等。
5.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经济特区有: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以及实行特殊开放政策的海南经济特区。我国还把珠江三角洲、福建沿海、广西沿海等地列为经济开发区。
海南岛在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二大岛。是找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海南岛西部有丰富铁矿,北部湾和写歌海附近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莺歌海盐场为我国三大盐场之一,海南岛旅游资源的条件也很好。南端三亚市的观海亭、天涯海角、鹿回头等名胜古迹尤其吸引游人。
6.台湾
地理位置及范围 台湾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的海洋中,东临太平洋、北为东海,西南为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的组成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的第一大岛。居民中以汉族为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台湾的地形 台湾岛约三分之二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一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自东向西依次为台东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脉。最高的山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台湾省,也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台湾岛西部平原宽广,为浊水溪等河流冲积而成。台湾的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 台湾省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水热资源丰富。 中部和东部山区,从山麓至山顶,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多树种的森林,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经济林中植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西部平原土壤肥沃,为主要种植区。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
台湾的海域渔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
台湾地下矿藏多种多样: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沙滩地带;降水较少,日照充足,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工业和旅游业 台湾工业原以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如蔗糖、稻十、樟脑、菠萝罐头为大宗出口商品。进人60年代以后,吸收外资,利用劳动力丰富、廉价和海运便利等优势,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的经济,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台湾风光秀美,有日月潭、阿里山等旅游胜地,吸引了境外大量游客。旅游业的收人成为台湾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主要城市
台北:位于北部台北盆地中央,是全省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高雄:位于台湾岛西南海边,是台湾第二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最大海港。
基隆:位于台湾北端海边,是北部重要海港和渔业基础。
二、西南三省一市
1.位置
西南三省一市包括川、贵路、渝,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2.地形
地跨全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地形复杂,主要有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河流受地势影响,落差大,航运价值较小,但水力资源丰富。
3.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兼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水热条件均较优越。
4.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
四川盆地土壤为比较肥沃的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又称为“红色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盛产稻米、甘蔗、油菜籽、蚕丝,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平原是西南三省一市面积最大的平原,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5.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以喀斯特地形著称于世。主要江河有大渡河、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蕴藏着巨大水力资源,是我国水力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气候、植被垂直分带明显。滇南的西双版纳地处热带范围,是我国第二大橡胶种植地。
6.丰富的矿产和新兴的工业
该区金属和非金属矿均很丰富,水力和农林资源也很富饶。贵州的六盘水和四川的天府。攀枝花是重要的煤炭基地。重庆和攀枝花是两大钢铁工业基地。
7.交通面貌
的巨大变化
西南三省一市地形崎岖,水陆交通一向比较困难。解放后,成渝、宝成、黔桂、川黔、成昆、南昆、湘黔、襄渝等铁路陆续建成,形成环状铁路,成为全国铁路网的组成部分。通车的南昆铁路成为西南地区通往沿海的重要干线。三峡水利工程建成后,西南地区的水运交通面貌将有很大变化。重庆是有名的山城,现已发展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
三、青海与西藏
1.位置和地形
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藏族的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原上湖泊众多,盐、硼、钾资源丰富。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高寒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寒夏凉、终年气温较低,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3.著名的各地和盆地
河谷低地的农业区 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气候,使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适于喜凉的农作物生长,并且由于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使得麦类作物有充分的时间积贮营养物质,所以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汉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青棵、小麦等。
“西藏的江南”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南的察隅地区,海拔多在3000米以下。在谷里分布着稻田、茶园、香蕉园,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这里矿藏丰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4.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以南到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广大地区。羊八井地热则国目前最大的高温地热田,已建成我国著名的地热电站。
5.交通以公路为主
解放后,修筑了兰青铁路和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西宁是青藏地区最大工业城市;拉萨是西藏经济、政治、文化和公路交通的中心。
四、新 疆
1.位置、地形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廓的特点,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第一大盆地,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位于天山地区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州”之称,最低处的艾丁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4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1
2.气候、绿洲和垦区
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部的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著名的油田之一。新疆的农业完全属于灌溉农业。新疆是长绒棉、哈蜜瓜、葡萄的主要产区,也是著名的畜牧业基地。新疆的细毛羊是全国的优良畜种。
3.矿产、交通和主要城市
新疆的煤、石油、铁和有色金属较富饶。全区初步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公路网。兰新铁路北疆段与中亚铁路接轨,使新疆变成了东联沿海、西出国门,对外开放的“门户”。乌鲁木齐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儿中心。
五、北部内陆两区一省
1.位置、地形和气候
内蒙古、宁、陇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属第二阶梯上的内陆高原。
2.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本区畜牧业占重要地位。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马、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等,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干旱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3.丰富的矿产和包头钢城
本区的煤、石油、镍、稀土,以及铁矿等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内蒙古的煤探明储量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噶尔四大露天煤矿正在建设为重要能源基地,包头利用包头的煤、白云鄂博的铁、黄河的水发展了钢铁工业,被称为“草原城”。包头的稀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4.交通和重要城市
本区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包、包兰、兰新、陇海、集二、京通、滨洲、兰青等线。兰州是西北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银川自古称为塞上名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南有古迹昭君墓。
——相关阅读——
2015安徽政法干警考试考试题模考(砖题库)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