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教师招聘幼儿: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与身心健康

    2024-09-06 05:06 来源:安徽教师招聘网

    一、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是指机体细胞繁殖与增大,细胞间质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至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发育是指机体(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等)的构造和机能在功能上的分化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当机体的生长与发育达到完备状态时便意味着成熟。生长发育包含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为幼儿的心理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心理的正常发展也保证和促进了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的生长发育过程呈现一般现象,即存在―定的规律,熟悉和了解这些规律,有助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幼儿的身心发展。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譬如婴儿期、托儿所年龄期、幼儿园年龄期。虽然幼儿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各个阶段不可逾越,譬如在会说单词之前必先学会听懂单词,会走路之前必先经过抬头、转头、翻身、直坐、站立等发育步骤。前一阶段的生长发育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但若前一阶段的发展出现障碍,那么会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幼儿身体扦部的生长发育具有―定的程序性,譬如,胎儿期的形态发育以及婴儿期的动作发育遵循“头尾发展律”,即自上面下发展的规律;上肢动作发育遵循“正侧发展律”,即粗大动作先发育,精细动作后发育,由正面向侧面、先近端后远端的发展规律;而童年期的身体各部形态发育则遵循“向心律”,即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的发展规律。

    2.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

    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曲线呈波浪式,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和大多数器官、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生长突增在胎儿中后期至l岁以内,第二次生长突增是在青春发育初期,其间身高和体重有着最为明显的变化。

    在出生至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各部的增长幅度不均等,譬如,头颅增l倍,躯于增2倍、上肢增3倍、下肢增4倍,因而身体形态从出生时的头颅特大、躯于较长和四肢短小,发育到成人时的头颅较小、躯于较短和四肢较长。

    3.各系统生长发育不均衡,但统一协调

    一般来说,全身的肌肉、骨骼、心脏、血管、肾、脾、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等,其生长与身高、体重呈同样的模式,即分别在出生后第一年及青春期出现两次生长突增,而脑,脊髓、视觉器官以及反映脑大小的头围等,只有一次生长突增,淋巴系统较早发育并于少年期达到成熟的颠峰,而生殖系统发育较迟,可见,机体各个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然而,各个系统的发育又是协调的,譬如淋巴系统达到发育的高峰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后,免疫系统的发育渐趋成熟。另外,任何一种环境因素都可以对多个系统同时产生影响,譬如,科学的营养不仅有利于运动系境的发育生长,而且有利于神经系统及其他各个系统的发育。

    4.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由于遗传基因及环境条件的差异,即使是同年龄,同性别的幼儿其发育速度、发育水平等也都存在差异,可以说,没有两个幼儿的发育过程和发育水平足完全一样的。但是,―般情况下,幼儿个体在群体中上下波动的幅度是有限的,幼儿个体的发展过程基本稳定,生长发育水平不应远离同龄群体幼儿,否则应视为生长发育异常。

    二、幼儿的生理健康

    幼儿的生理健康是指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没有生理缺陷,能有效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健康是体质状况的反映和表现。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生理系统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健康的前提。明显的牛理缺陷必将产生生理障碍,因而,诸如器官组织的缺损或功能异常,视力不良、贫血、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肥胖、瘦弱等体格生长偏离,等等,都属于不健康状态。

    考察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可以发现,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但由于遗传基因及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得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正常个体的发展过程基本稳定且差异幅度有限;幼儿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不均等,但各系统统一协调。因此,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大小、重量的变化以及身高、体重的增加速度,不同的幼儿可以不完全一致,同一幼儿的不同时期也可以不一致,但总体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与同年龄幼儿的发展水平接近。

    幼儿生长发育最常用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指标,即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及重量等,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长(身高)、头围、胸围、臂围、坐高、皮下脂肪、上下部量及指距等项目,其中,身长(身高)、体重及头围这三项指标不仅测试方便.而且能为准确评价幼儿生长发育的水平提供重要信息。幼儿生长发育评价标准参照国际通用的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0~6岁幼儿体格发育标准。幼儿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还包括生理机能指标和生化指标。

    有的学者认为健康儿童的主要表现是:

    1.身体发育正常,身高和体重均按时增长,无矮胖体型或豆芽型体型的发展倾向。

    2.皮肤光滑,没有变色、疹子,过分干燥或表皮油脂过多。

    3.毛发整齐而有光泽。

    4.服睛明亮有神,眼白清洁无疵,服周下发黑。

    5.牙齿清洁整齐,无龋齿。

    6.不用口呼吸。

    7.手指清洁,指甲修整,不存污垢。

    8.脚趾向前,无弯曲现象,非扁平足。

    9.坐、卧、立、行都能保持良好的姿势。

    10.身体各部分功能均正常。

    11.运动后虽有正常的疲劳,但经过适当休息后,即可恢复如常。

    12.食欲良好,睡眠充足,且定时大便。

    13.在游戏和身体姿势方面,能够表现出与其年龄、性别、体型和运动经验相适应的技巧。

    14.患病率和事故率不超过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儿童。

    体格生长偏离是幼儿生理的异常发育,主要包括低体重、消瘦、肥胖和身材矮小。其中,低体重是指幼儿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年龄的体重均值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消瘦是指幼儿的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身高的体重均值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肥胖是指体重超过技身高计算的标准体重20%以上,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重度肥胖;身材矮小(又称侏儒)是指幼儿身高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年龄的身高均值低两个标准差以下。导致幼儿体格生长偏离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体质因素、心理因素等幼儿常见疾病主要有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营养性疾病、先天发育不良等,世界卫生组织将“小儿四病”(即:缺铁性贫血、维生索D缺乏性佝偻病、肺炎、婴幼儿腹泻)列为世界范围内的重点防治对象。

    三、幼儿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平衡,是自我与他人的平衡。当前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尚不统一,但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以下特征:有幸福感和安全感,遵守社会规范,适应周围环境,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我国的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要从动作、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1.动作发展正常。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幼儿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2.认知发展正常。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条件,虽然幼儿的认知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但若某个幼儿的认知水平明显地低于同年龄幼儿,且不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该幼儿的认知能力是低下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幼儿期是认知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应避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或不适宜的环境刺激,防止导致幼儿不健康的心理。

    3.情绪积极向上。积极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亦表明个体的身心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幼儿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自我调节有所增强,稳定性逐渐提高,并开始学习合理地疏泄消极的情绪。如果某个幼儿经常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如整天闷闷不乐或一触即发、暴跳如雷,那么该幼儿的心理也是不健康的。

    4.人际关系融洽。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其人际关系往往是失调的,或自己远离同伴,或成为群体中不受欢迎者。心理健康的幼儿乐于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中能够谦让。

    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合作等性格特征,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常常具有冷漠、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性格特征。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幼儿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诸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等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的幼儿应没有严重的或复杂的问题行为即心理卫生问题。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906/2927438.html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4年安徽幼儿教师招聘公告汇总|职位表|报名入口

      辅导课程--2024年安徽幼儿教师笔试课程|面试课程|备考资料|图书教材

      以上是教师招聘幼儿:幼儿生长发育规律与身心健康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华图(https://ah.huatu.com/)安徽幼儿教师招聘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youer/)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幼儿教师招聘网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蜀ICP备2023044056号-2 川公网安备5101800200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