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我国的四大石窟说法错误的是:
A.龙门石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B.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其特色,塑像的大小于真人相若,被誉为“东方塑像馆”
C.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东麓
D.云冈石窟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文化知识并选错误选项
第二步,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是中国的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形成如今的规模。莫高窟内有洞窟735个,壁画面积达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以其巨大的规模和丰富的内容著称。这些洞窟、壁画和彩塑代表了中国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塑、壁画等工艺的重要对象。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2. 关于下列中西方哲学家及其思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论衡》是董仲舒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著作
B.康德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D.尼采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文化知识并选错误选项。
第二步,《论衡》是东汉王充所著的作品,始作于永平二年(59年),至永元二年(90年)完成,先后历时30余年。《论衡》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建立了完整的无神论思想体系,同时还讨论了宇宙运作、传染病起源、农业虫害起源等科学问题,并为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所看重。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中,康德确实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B项正确。
C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儒家的主要学派,它们都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C项正确。
D项:尼采的思想对后来的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之一,D项正确。
3. 下列哪句话没有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A.满招损,谦受益
B.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文化知识。
第二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D项:“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前后两句字数不同,结构不同,没有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满招损,谦受益”,前后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对,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项:“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前后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对,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后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对,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4. 我国古代建筑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也是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体现。下列建筑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鹿台一阿房宫一未央宫一大明宫
B.阿房宫一鹿台一未央宫一大明宫
C.未央宫一鹿台-阿房宫一大明宫
D.大明宫一鹿台一阿房宫一未央宫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文化知识。
第二步,鹿台,(帝辛)商纣王所建的宫苑建筑,地点应在商都附近。周武王伐纣,和商纣王发兵在牧野(河南新乡)发生大战。纣兵战败,商纣王回到沬邑(即朝歌,河南淇县)鹿台。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朝宫,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被誉为“天下第一宫”。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
未央宫,西汉帝国的大朝正宫,汉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建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刘邦重臣萧何监造,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汉长安城地势最高的西南角龙首原上,因在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又称西宫。自未央宫建成之后,西汉皇帝都居住在这里,成为汉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所以在后世人的诗词中,未央宫已经成为汉宫的代名词。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40余年。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鹿台、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
因此,选择A选项。
5.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B.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C.郭守敬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书中的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500年
D.北宋末年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文化知识并选错误选项。
第二步,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大衍历》是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它也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A项正确。
B项: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的《伤寒杂病论》也是中医的重要经典,B项正确。
D项:《营造法式》是李诫编写的,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D项正确。
二、多选题
6.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古代织锦业发达,被称为四大名锦的是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
B.古代婚姻礼仪讲究“六礼”,其中“纳采”指的是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C.“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见于我国青铜器毛公鼎的铭文中
D.明清时期,被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第二步,A项:四大名锦,即云锦、蜀锦、宋锦、壮锦。
云锦,产地南京,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泽光丽灿烂,状如天上云彩,故而得名,流行于明清时期,是皇家御用品贡品,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蜀锦,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所产特色锦的通称,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图案华美,成都“锦官城”得名于秦汉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锦织品几乎均为蜀锦。蜀锦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前身。宋锦,产地苏州,始于宋末,是在唐代蜀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产品分大锦、小锦、彩带等数种。大锦又称“仿古锦”。壮锦,又称僮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著名丝织物,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
D项: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因此,选择AD选项。
【拓展】B项:六礼,汉族传统的婚姻仪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B项错误。
C项:“宅兹中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也是最早“中国”一词的出处。尊内的铭文中,“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一句最为出名。这段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的重要历史事件,但“宅兹中国”里的“中国”二字并非如今的意思,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是一个方位的描述。C项错误。
7. 中国古代教育家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见解。以下体现因材施教的思想的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A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第二步,A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给学生一个方向,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这段话是孔子教学经验之总结,教学方法之自述。这种对学生“不愤”就“不启”,“不悱”就“不发”,不能“举一反三”就不教的办法,其实质就是实施天才教育,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所处状态进行教学。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A项正确。
B项:“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也。”出自宋·张载《语录抄》,意思是教育人最难,必须使其完全发挥才能,观察其长处,然后告诉他,这样才不至于误人子弟。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项正确。
因此,选择AB选项。
8. 下列有关万隆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有:
A.此次会议上,中国首创“求同存异”的外交主张
B.万隆会议得到了美国与苏联的大力支持
C.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参与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
D.万隆会议是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在此次会议上,针对某些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矛盾的行径,为推动会议顺利进行、增强与会国的团结、为表明中国的立场,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这一项基本方针。A项正确,C项正确,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所以并未得到美国和苏联的支持。
三、判断题
9. 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史上,梁启超根据教师的特点,首次系统地提出各级教师具体的道德要求。(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其他)知识。
第二步,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史上,康有为是第一次根据教师的特点,系统地提出各级教师具体的道德要求的人物。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清末改良派领袖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驱人物。他对师德颇有研究,十分重视师德修养。他认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自理能力,需要教师的照顾关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德性学问,而且有慈母般的情怀。因此,他提出小学教师“当选任德性仁慈,威仪端正,学问通达者”。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自立性、持久性、自制力等还不强,常常出现有始无终、忽冷忽热、不守纪律等行为,更需要有德才兼备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中学之师,尤当妙选贤达之士,行谊方正,德性仁明,文学广博,思悟通妙,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者方当此任”。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有为,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而提出不同的师德要求,对选拔教师是极为严格的。
10. “衡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反映了一代官吏郑板桥心系百姓的亲民情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一首题画诗,诗题是《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因此,本题正确。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905/2926854.html
——推荐阅读——
招聘公告--2024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日历|职位表查询
考试报名--2024年招聘报名入口|报名问题咨询|自考报名咨询
备考指导--历年事业单位进面分数线|每日刷题练习|模考练习
课程推荐--2024安徽事业单位图书教材|在线网课|面授课程
以上是安徽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4.9.5)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华图、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s://ah.huatu.com/sydw/)。
(编辑:安徽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