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聘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更多关于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安徽教师招聘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寇、悬、雹、全神贯注、热血沸腾”等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学习文中的点面结合的描写。
2.通过反复朗读和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以读促悟,品味文中对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等描写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3.体会五壮士对侵略者的仇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关注五壮士战斗、跳崖时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五壮士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难点:学习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体会其作用。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初始,教师发言: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决字词
(1)自主探究: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自主解决生字词,不懂的地方可借助工具书查询或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形。如“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贯”字的上半部分在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2.了解背景
教师PPT展示资料和日本侵华图片,介绍社会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从而引发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八年来,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他们的行为比野兽还野蛮,比魔鬼还凶残。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抗战。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3.概括内容
(1)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日军向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进行扫荡时,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这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提问:大家能否用小标题的方式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出本文的脉络?
明确:接受任务(第一自然段)——诱敌上山(第二自然段)——引上绝路(第三自然段)——顶峰歼敌(第四、五自然段)——英勇跳崖(第六到第九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1.分析五位壮士的英雄形象
提问:五位战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最能触动你的场景,可以圈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要求:学生读课文,做批注,同桌之间可以交流分享。
第一,分析“诱敌上山”
(1)提问:你知道五位战士为了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是怎样痛击敌人的吗?
明确: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2)提问:他们其中的每一位战士是如何打击敌人的?画出相关句子。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句子。
明确: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3)提问:“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吸引了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沉着”体现班长指挥战斗时镇定自若;“狠狠地”体现班长对敌人的愤怒和痛恨。
(4)提问: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会大吼?
明确:生气、愤怒的时候。
(5)提问:副班长葛振林的“大吼”吼出了什么?
明确:吼出了英勇无畏,吼出了对敌人的愤怒。
(6)提问: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出一个圈,“抡”是什么动作?
要求:学生自主模拟这个动作,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明确:“抡”就是胳膊用力旋动,这个动作很费劲。
(7)提问:“抡”这个动作很费劲,可是战士宋学义为什么要抡一圈再扔手榴弹呢?
明确: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愤恨,他渴望这手榴弹有更强的爆炸力,炸到更多的敌人。
(8)提问:胡德林和胡福才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这是对他们的什么描写?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神态描写;感受到他们对敌人义愤填膺。
(9)朗读体会:学生齐读文段,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第二,分析“引上绝路”
(1)提问:面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自主思考问题。
明确:班长选择自我牺牲,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出铿锵有力的感觉。
(3)提问:战士们又是怎样想的呢?你通过哪些词知道的?
明确:“热血沸腾”“紧跟”说明战士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选择牺牲自己。
(4)提问:大家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你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明确:他们心里想的是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他们是一群自我牺牲的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5)朗读体会:学生齐读,体会五位战士的无私无畏。
第三,分析“顶峰歼敌”
(1)提问: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也打完了,为了消灭敌人,他还能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透过这个“举”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文段,自主思考。
明确:“举”体现了他的勇敢、坚强。
(2)提问:这里把石头比做成雹子,有何作用?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明确: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也体现了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和对敌人的仇恨。
(3)教师小结:此刻的石头,也被赋予了生命和感情,石头向敌人砸去,这一砸,尽显英雄本色。
(4)指导朗读:齐读文段,注意体会着人物的感情去读,读出战士的英雄气概。
第四,分析“英勇跳崖”
(1)提问:跳崖时,五位战士有何表现?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文段,画出相关句子。
明确: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2)提问:“屹立”能否替换为“站立”?
要求:学生对比阅读,同桌交流讨论。
明确:“屹立”说明五壮士像山一样笔直不动摇的挺立着,像山一样雄壮,这个词语最能表现出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3)提问:“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你如何理解“望”这一动作?
要求: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这是对敌人无比轻蔑的一望,也是满怀深情的一望,他们看到了成功转移的部队和群众。
(4)提问:是的,想到群众和部队已经成功转移,面对死亡,他们的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你从中体会到了他们什么精神?
明确:视死如归、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爱国情怀。
(5)提问:战士们是如何跳下悬崖的?
明确:班长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昂首挺胸。
(6)创设情境:教师播放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战士们跳崖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这一幕的英勇悲壮。
(7)朗读体会。
(8)提问:课后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1)提问:课文描写的是一次群体战斗,像这样描写了特定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的活动情况,就是场面描写。每个特定场面中,作者先对众多人物概括的描写,这是“面”的描写;再逐一写五位战士的个体表现,这是“点”的描写。大家能找出文中的点面结合的描写吗?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何好处。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点面结合的描写,分小组交流讨论,代表汇报,教师点拨与总结。
明确:在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中,先总体概括五位战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敌人,这是“面”的描写,接着具体写每一位战士的具体表现,这是“点”的描写。
在第三自然段“引上绝路”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走”是“点”的描写,“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是“面”的描写。
在四、五自然段“顶峰歼敌”中,先总写五位战士在峰顶居高临下,射击敌人,这是“面”的描写,接着写每一位战士的具体表现,这是点的描写。
在最后的“英勇跳崖”部分,对于班长马宝玉的描写是点的描写,而对五站战士整体跳崖时的场景进行的是“面”的描写。
作用:既有利于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整体的了解,又有利于读者真切地了解个体的具体状况。
(2)提问:同样是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这几处描写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
要求:学生对比阅读,自主发言。
明确:对于“点”的选择有所不同。“顶峰歼敌”“英勇跳崖”这两部分,具体人物重点写马宝玉,其他的没有逐一写。而其他部分对五个人都有个体描写。
作用:一开始对五壮士的描写面面俱到,可以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总体的了解,有利于群像的塑造,后来抓住重点人物马宝玉的具体描写,有利于凸显主体人物的壮言壮行,让其有血有肉,形象丰满,从而以点带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提问:课文题目为“狼牙山五壮士”,题目为何是“壮士”而不是“战士”?
要求: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明确:他们五个人是战士,更是壮士。“战士”仅说明了他们的身份,而“壮士”体现了他们视死如归、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提问:大家能否再讲一遍这个故事?
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讲解故事。
教师小结:同学们,五壮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学习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维护祖国的利益,以后做国家的栋梁,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课下搜集其他描写爱国英雄的成语,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分享。
2.如果此刻五壮士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和他们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语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127/2803320.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4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4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4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4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聘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聘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