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教案

    2024-01-27 03:24 来源:安徽教师招聘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教师招聘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教案。更多关于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教案,安徽教师招聘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流畅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2.加强诵读指导,整体把握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通过联想,结合诗人写作背景,调动情感体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诗情,提高学生对诗文的解读能力。

    3.把握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理解诗歌蕴含的情理,以及诗人作诗的心境。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会法、引导启发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引出课题

    上课之初,教师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而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春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析诗题、了解作者及背景

    (1)提问:通过这个题目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要求:各抒己见。

    明确:时间:春天;主要活动:诗人在眺望远方。

    (2)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你了解他吗?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我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结合预习情况,举手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次年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指导诵读

    学生展示朗读,其余学生点评,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在范读的同时请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和节奏。

    3.概括全诗

    提问: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同桌交流,点名回答。

    明确:《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第一,忧国

    1.提问:“国破”指的是什么?诗人看到的是国家还是国都呢?

    要求:齐读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各抒己见。

    明确:这个“国”指的是国都长安。长安被叛军占领,所以“国破”指的是国都长安破亡了。

    2.提问:“破”成什么样子了呢?“深”该作何解释呢?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草木深,就是草木茂盛。

    3.提问:春天来了,草木茂盛,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为何诗人杜甫这么难过又伤心呢?

    要求:畅所欲言。

    明确:长安城中只有遍地的野草野花和高大阴森的树木,人们逃的逃,死的死,满目凄凉,烽火连天。

    4.提问:读完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比,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5.指导朗读: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首联,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6.提问:“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该怎么理解?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举手回答。

    明确: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7.提问:诗人为何会见花流泪,见鸟惊心?

    要求:畅所欲言。

    明确:诗人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以及别妻离子的苦痛。

    8.提问:“泪”一字在这里意蕴丰富,饱含作者的情感,请分析。

    要求:同桌交流,举手回答。

    明确:有国破的痛苦,有人臣的无奈,还有对叛军的愤怒。

    9.指导朗读:采用男女竞读的形式,让班里的女生和男生分别来读这句诗。

    10.提问:这四句是如何被“望”统领的?

    要求:同桌交流,点名回答。

    明确: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第二,思乡

    1.提问:诗人面对这场几乎毁掉国家的战争是怎样描述的呢?

    要求:朗读诗作的颈联,举手回答。

    明确:“烽火连三月”,是说这里一直在打仗,安史之乱有一年之久。

    2.提问:在这样无休止的战争中,对于诗人而言,有什么是无比贵重的呢?

    要求:畅所欲言。

    明确:家书。

    3.提问:家书对于诗人而言很贵重,但是一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结合现代生活谁能说说?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在现代社会想要联系打个电话,发个视频,坐飞机高铁甚至能立刻到达想见的人面前,但古人联系只能依靠书信,而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如果能得到一封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该多好啊。

    4.提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举手回答。

    明确: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5.提问:作者盼望家书,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头发很少,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头发白且少,大概就是这位老人的模样了。

    6.提问:同学们猜一猜,这时的杜甫多少岁?

    要求:自由回答。

    明确:70、85、66……其实这时的杜甫只有45岁。

    7.提问:那他为什么头发白了都掉光了呢?

    要求:同桌交流,举手回答。

    明确:因为他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忧得心力交瘁,愁得肝肠寸断,他活活地被生活折磨成了一位无能为力的老者。

    8.提问: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尾联中的“搔”字好在哪里?

    要求:举手回答。

    明确:“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知

    1.提问:再次齐读诗题,诗人的“春望”还仅仅只是“望”吗?还包含了什么深意呢?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举手回答。

    明确:这“望”里不单单只是远眺,更多地包含着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与守望。

    2.指导朗读:学生跟随配音朗读,再来品一品诗人想告诉给我们的亡国恨、思人情。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提问: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杜甫的《春望》,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我们生活在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过着幸福美满、和平安乐的生活,要珍惜眼前的幸福。

    (六)实际演练,分层作业

    1.回顾诗意,把自己想象成诗人,写一写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受。

    2.对比杜甫的《望岳》和《春望》,写出两首诗作情感的不同。

    五、板书设计

    0

    关注公众号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4/0127/2802970.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4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4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解析|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4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4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以上是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教案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春望》教案】来源于安徽教师招聘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教师招聘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海滨小城》说课稿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4安徽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历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