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国企招聘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饮食文化

    2023-07-03 12:34 来源: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同步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发布公共基础知识: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饮食文化。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饮食文化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安徽事业单位公众号和交流群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群

    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华图事业单位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古代饮食文化”。

    新石器时代,人们对食品加工方式普遍粗糙,日常的谷物研磨统一采用碾盘、碾棒等工具去将粮食去壳方便入口。石磨在民间渐渐普及之后,到周时饮食情况得到较大的改良。

    周代一些大型祭祀、宴会上,各种肉类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烹饪和部位切割,人们已经学会规避一些腥味过大或是不宜食用的畜禽类。

    周代随之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八珍”烹饪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烹饪已经正式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一道菜用三种以上的烹饪方式去制作,“八珍”的出现开辟了多种烹饪技巧同时进行的先河。

    随着中国统一局面的逐渐形成,汉朝统治者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饮食管理框架。随着丝绸之路的传播,中国菜变得越来越丰富。中原引进了石榴、芝麻、葡萄、核桃、西瓜、葱、大蒜等等和其他西方物种地区及其烹饪方法。

    唐朝经济文化处于鼎盛时代,长安作为其经济文化的枢纽,为饮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菜肴已经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次的菜肴作为皇宫专属。

    宋朝时期加快城市化进程,出现了许多商业市镇,各类的饮食文化也在这种进程中相互贯通交融,食物种类不断丰富,南北口味的区分已大致形成。

    随着早市和夜市的兴起,餐饮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商业市镇逐渐成为一个中心点,向外传输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进入另一个高峰,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唐宋饮食的习俗,还融合了满族和蒙古族的特色。汉人喜好吃米饭,满人以面食为主,这就形成之后的南方米、北方面的饮食习惯。

    两种文化相互碰撞,两种饮食习惯的礼仪也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满汉全席”由此而来。

    各类餐桌礼仪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上至帝王将相的玉盘珍羞,下至布衣平民的粗茶淡饭,对于饮食的礼仪十分讲究。

    虽然现代的礼节不像古时那般繁缛,但很多饮食礼仪仍然适用着,例如主宾座次、位序,点餐时的学问,入席进餐的礼节,酒桌上的文化......

    而中国古代的餐具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随着文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国人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的变化,无论种类、形制,还是材质和生产工艺,都经历了由单一、简陋向丰富、多样、精致的变化。

    中国古代饮食器具按照材质可分为六大类:陶器、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等。不同器具的美,都带给了食者美妙的享受。

    中国古代的饮食器具按功能主要有食器、酒器和炊具三类。古代食器主要有:皿、簋、簠、豆、盂、案、匕、俎、箸;古代炊具主要有鼎、鬲、镬、甑、甗;古代酒器主要有:尊、爵、觥、壶、杯、卮、卣、罍、缶、斝。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古代人的智慧。我们的祖先强调饮食有节,他们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赖以水谷精气而生,如伤饥失饱,暴饮暴食,或饮食过寒过热,致脾胃受伤,便会影响运化功能而产生多种疾病。宋代文学家苏轼把“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作为一种养生健身之道。

    此外,还强调饮食均衡与健康的关系,中医典籍《黄帝内径·素问》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些精辟的文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刷题巩固

    【例题】关于我国古代与饮食有关的文化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古人将“束脩”作为学费,其中的“脩”指的是干肉

    B. “五谷”是古人粮食的主要构成,一般指的是稻、黍、稷、麦、菽

    C. 孔子提出了多个“不食”,其中,“失饪不食”指不吃不当季的食品

    D. 《礼记·曲礼》中要求“毋咤食”,指的是咀嚼时不要作出响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在古代,学生拜师学艺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范。学生入学时,要行拜师礼。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B项正确,“五谷”一词,一般认为最早见于《论语·微子》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五谷”的解释,源于《汉书·食货志》,指出“五种”(即五谷)为稻、黍、稷、麦、菽。

    C项错误,孔子提出的食品安全“五不食”原则是:“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其中“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指陈旧霉烂的粮食、腐败变质的鱼和肉类不能吃;“色恶,不食”指有悖于正常颜色的食物不能吃;“臭恶,不食”指有悖于正常气味的食物不能吃;“失饪,不食”指烹调失当的食物不能吃;“不时,不食”指不按节气上市、不按时机收获、不时新的食物不能吃。

    D项正确,“毋咤食”是古代食礼之一,指咀嚼时不要让舌头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更多关于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资料推荐:图书教材 网课学习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3/0703/2639575.html

      ——推荐阅读——

      招聘公告--2023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日历|职位表查询

      考试报名--2023安徽事业单位招聘报名入口|报名问题咨询

      备考指导--历年事业单位进面分数线|每日刷题练习|模考练习

      课程推荐--2023安徽事业单位图书教材|在线网课|面授课程

      以上是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饮食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华图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s://ah.huatu.com/sydw/)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
    2023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职位表查询系统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