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其他 >

    跨专业考研推荐的十大专业跨专业如何进行备考

    2023-02-14 08:14 来源:考研网

    【导读】跨专业考研推荐的十大专业新闻与传播、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金融学、教育管理、社会工作、城市规划。这些考研专业还是比较适合跨专业报考的,想要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可以参考查看。

    跨专业考研推荐的十大专业跨专业如何进行备考

      跨专业考研推荐的十大专业新闻与传播、行政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金融学、教育管理、社会工作、城市规划。这些考研专业还是比较适合跨专业报考的,想要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可以参考查看。

      跨专业考研推荐的十大专业

      1、新闻与传播

      新媒体行业快速发转,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因此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激烈。毕业后,可从事编辑、记者、媒介经营管理、音像策划、广告制作等相关工作。

      2、行政管理

      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社会有团体和企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3、市场营销

      随着市场发展,越来越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考研毕业后可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4、工商管理

      就业范围广,报考人数多。专业方向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

      5、会计学

      毕业后可在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以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等实务,也可到高校、研究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6、旅游管理

      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工作。

      7、金融学

      就业前景好,毕业后可以在金融行业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等。

      8、教育管理

      对知识掌握和背诵能力要求高,但考研难度小。结业方向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教育管理岗位等。

      9、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适合想进入行政系统的考生。毕业后可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专业社工机构等机构工作。

      10、城市规划

      毕业后可在,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各级规划设计院、在建筑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企业、规划开发咨询机构工作,从事项目规划设计、房地产筹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咨询和研究工作等。

      跨专业考研准备方向

      1、了解跨专业考研的注意事项

      跨专业考研,这确实是我们摆脱不喜欢专业的一个好机会,但是,跨专业考研也不能随便跨考,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序号跨专业考研注意事项
    1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2跨考的专业方面是否有限制
    3跨考专业的风险
    4哪些专业跨考难度相对较低(优先选择)
    5哪些专业跨考难度很大(谨慎考虑)
    6跨考专业与院校的就业前景
    7所跨专业是否需要基础或工作经验
    8是否需要加试
    9地域是否有限制
    10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

      2、确定跨考专业及目标院校

      确定跨考专业和院校,学姐在这里提供两种方法:直接去目标院校的官方网站,查看历年的硕士招生简章;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点击硕士目录进入专业库和院校库进行查询。

      考研复习如何规划

      

      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总体来讲,都要经历3个复习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需要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投入更多时间。

      (一)基础阶段:第一遍完整学习考试大纲所有知识点。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就在于专业课的复习,建议第一遍复习专业课的时间不少于3-4个月,公共课第一遍复习时间不少于1-2个月,基础阶段约占整个考研准备时间的40%。

      (二)强化阶段第二遍巩固基础阶段所学知识点,结合练习题进行强化,以掌握知识点;同时练习历年真题,检测学习效果,做好错题整理。建议第二遍复习专业课的时间不少于2-3个月,公共课第二遍复习时间不少于2个月,强化阶段约占整个考研准备时间的40%。

      (三)冲刺阶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分析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复习大纲知识点和错题笔记,定期进行模拟训练。这个阶段“思考”很重要,思考如何踩点得分以及可能的考点等等,因此冲刺阶段的预测也很重要。建议冲刺阶段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这一阶段约占整个考研准备时间的20%。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2023年4月宁夏自考报考费用怎么缴费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