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表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二)

    2022-12-09 19:28 来源:教招网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同步教招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二)。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教招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微信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1.材料:“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天天向上小学三年级李老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体会。李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像有的老师那样频频提问那些能说会道、反应机灵的孩子,她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孩子。有时这些学生可能过于紧张回答不出来,李老师就会让她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地对小朋友说:“没关系,以后经常锻炼锻炼就好了。”而且,李老师还鼓励大家不要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自己怎么思考的就怎么回答,能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角度更重要。课后,李老师还主动与孩子们交往,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并经常与该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寻找适宜的培养方法。

      问题:请运用教育观的知识,评析李老师的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李老师的做法比较恰当,符合素质教育观的具体要求。

      (1)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上看,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材料中,李老师的工作信条体现出了她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对回答不上问题的学生采用鼓励的态度,平时注重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符合上述观点。

      (2)从教学的方法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材料中,李老师鼓励学生不要害怕自己回答错误,自己怎么思考的就怎么回答,能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角度更重要。

      (3)从学生的评价上看,素质教育强调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注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材料中,李老师经常关注那些比较胆小、很少回答问题的孩子,有时这些学生回答不出来,李老师就会让她先坐下来平静一下,语气温和鼓励他们,做到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素质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解析】

      略

      2.材料:

      刘老师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她有着数十年的教学经验,依然坚持认真备课,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她不是一味地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将对学生的品德提升融入到知识中,学生学会了知识的同时,思想品质也得到了提升。而在教学过程中,当有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刘老师总是耐心引导学生,从不会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在生活中,刘老师也会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有的学生家境困难,刘老师会用自己的工资对他们进行一定补贴,如果同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刘老师非常乐于伸出援手。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刘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职业道德的要求:(1分)

      (1)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刘老师工作认真积极备课,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要求。(3分)

      (2)关爱学生。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材料中刘老师补贴家庭贫困的学生,体现了关爱学生。(3分)

      (3)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刘老师积极帮助同事,体现了为人师表。(3分)

      (4)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刘老师对于学生的品德方面的引导提升,做到了教书育人。(3分)

      综上所述,刘老师的教育行为体现了职业道德的要求,应该学习。(1分)

      【资料】

      材料: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3.

      为什么说“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4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佛家是偏爱茶的宗教,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佛家因经常用茶而精于制茶,如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

      4.

      茶作为饮品,是如何产生巨大的文化效应的?请根据材料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茶的文化效应可以从三个方面发生:(1分)

      1.从茶本身看看,它的多种功能使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作为一般饮品调节生活外,茶还可以药用帮助治病,可以“破睡”、清心,帮助修佛等。(3分)

      2.在制茶、用茶、喝茶的过程中,诸多细节的考究和琢磨使它给人们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来源,如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丰富到可以著书立作。(3分)

      3.茶可以在人类各种活动中增加点缀或参与过程。人们在进行进餐、待客、聚会、交际、休闲等活动时都少不了茶的参与,乃至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3分)

      推荐资料: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图书教材 网课推荐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1209/2491683.html

      ——相关阅读——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面授课程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普通话测试报名公告

      考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备考资料--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试题|面试试题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二)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zige/)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

      本文【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二)】来源于教招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教招网为准!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