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育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二)

    2022-09-30 11:37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教育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二)。更多关于教育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在山东教招考试中常以识记型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大家的掌握情况。但对于四种不同的生态系统需要进行理解,以防涉及例子型单选题。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生活的环境是一个更广阔的,由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既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这个生态环境包含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以下以儿童作为发展的有机个体,分析他所处的生态系统。

      一、微观系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微观系统,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微观系统有三个基本特征:

      1.克分子活动

      布朗芬布伦纳用克分子活动这一术语表述微观系统情境的第一个特征。克分子活动是个体正在进行的、被环境中的参与者认为是有意义或有目的的行为。例如,一个孩子为了抢到玩具把另一个孩子推倒,就可能是一个克分子活动——它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对个体而言,克分子活动是其心理发展水平和性质的指征,也是微观系统中其他人能对他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载体。

      2.人际关系结构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有三个特征:互动性(互动的双方相互影响)、均势(互动的双方总有一方是占优势的)、感情联系(参与者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发展与对方深层次的情感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双人关系是最初始的关系结构。在环境中,只要一个人注意到或参与另一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就会建立起一种双人的人际关系,它是更复杂的三人关系、四人关系的基础,这种关系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具体情境,有自己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双人关系的主要功能如下:

      观察的双人关系:当一方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另一方的活动,而另一方注意到了这一点,或者对观察者做出了一些反应时,这种双人关系就是观察学习的重要场景。

      联合活动的双人关系:活动的双方都意识到他们是在做同一件事,他们之间有互动和互补,每一方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如母亲和孩子的分享阅读。这种双人关系是重要的学习机会,有助于增强个体完成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基本的双人关系:它是建立在双方持久而多次联合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深层次的感情联系,这种关系对个体的影响深远,可能成为推动个体发展的强大动力。即使在一方不在场的情况下,其思想和行为仍会对另一方产生重要影响。如亲密的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

      以上三种关系可以分别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还可以相互转换。这些人际关系结构会以不同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中间系统的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中间系统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系统如对儿童而言之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关系,对成人来说之家庭、工作单位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中间系统。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中间系统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1.复合环境参与

      这种类型是两个情境之间最基本的内在联系形式,它指的是同一个人参与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儿童同一天在家里和托幼机构中都生活了一段时间,那么,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复合环境参与。

      2.间接联结

      发展主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中的参与者并没有直接互动,而是由第三方建立起了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时,第三方充当了间接联结的作用。这种间接联结,使两个微观系统的参与者之间间接互动,构成了一种次级社会网络。

      3.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

      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一个环境向另一个环境中的人们进行的信息传递。这种交流可通过各种形式,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直接交流,也可以打电话、短信等方式间接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4.环境之间的知识

      环境之间的知识,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存在的有关其他环境的信息或经验。这种知识可以通过环境间的相互交流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图书或网站)了解到。如果发展主体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前,能预先获取新环境的相关信息、建议和经验,那么,这种环境之间的知识所构成的中间系统作为促进个体发展的潜力就会提高。环境之间的知识为儿童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发展的中间系统:儿童在进入幼儿园以前,家长若能给他讲述幼儿园的状况,会提高幼儿入园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有利于他适应和进一步发展。

      三、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与儿童发展

      外层系统指发展的人虽然并没有参与,但却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父母的职业状况、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和教育水平等,决定了父母所承担的角色、所从事的活动和建立的人际关系,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他们抚养子女的方式、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教养子女的方法;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影响到教师的活动范围、处事方式、承担的社会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到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学方法、角色执行以及事业心;幼儿园在社区同行中的地位,也会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态度、情感和方式,影响家园关系;幼儿园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以及社区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习惯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知识范围、言语方式和交往特点等。儿童虽然没有具体加入这些外层系统,但外层系统却间接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外层系统会直接影响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尤其是微观系统的三个特征),并影响微观系统间的互动和由此形成的中间系统,进而影响儿童的发展。

      宏观系统是指各种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和外层系统)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水平上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一致性,以及与此相联系并成为其基础的信念系统或意识形态。在整个文化或亚文化及其所包含的各个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都具有内部的同源性和同质性。在同一个宏观系统中,微观系统内部的克分子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以及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构成的中间系统,以及培育这些发展情境的外层系统,都是同源的。发展主体在宏观系统所属的各级生态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实际上也是宏观系统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具体表现。探究微观系统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影响,必须在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这种广阔的情境下进行。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930/2430204.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2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2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二)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育心理学: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二)】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