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结尾备考指导

    2022-09-29 15:17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结尾备考指导。更多关于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结尾备考指导,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点睛式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用凝练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揭示中心,点明意义,卒章显志,这样可以起到归纳总结、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方式的结尾,由于是以全文内容为依托的,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心的‘再现’”,能更好地彰显主题,是比较好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

      比如,前面说到的《说“安”》的那篇例子,因为在文章的开头已经点明观点,那在结尾处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处理:

      安家, 安国, 安邦之人, 必先安心。 将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 将心比作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之后安天下。

      以这样诗意的语句构成排比,铺排而下,使得文章势如悬瀑;除此之外,还显得文章情理交融,“文”“理”兼备,实为点睛之笔。

      二、照应式

      这种照应式的结尾方法,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呼应标题。文章标题往往与话题、主题有直接的关系,文章结尾的呼应标题不但能强化主题,而且能显示考生的话题意识。二是照应开头。首尾照应,能达到收束全篇、突出主题的效果,给读者以浑然天成的美感。

      呼应标题的,例如: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这样的结尾,结尾点题,文题照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紧扣题目,点明论点,收束有力。

      照应开头的,比如:

      《别人的风景你的梦》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这样来处理。

      开头——引用了卞之琳《断章》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结尾—— 记着,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这世界,本就是和谐的一体,双赢的存在。

      前面开头之处引用了《断章》,说到装饰了别人的梦。后面结尾处自然而然地又再次说到了“装饰别人的风景”,与开头相互照应,点出文章的主旨——世界是和谐的一体,本就是双赢的存在。

      三、引用式

      引用式结尾就是我们说的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诗文结尾,这样可以使文章收束有力,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能够很好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到以少胜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比如以“一双童鞋”为题作文,我们在结尾的时候就可以这样处理:

      是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就昭示着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阐述着闲适超然般的幸福?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不就演绎着狂傲超然般的幸福?

      啊,一双童鞋,超然一点,幸福多多。

      在结尾处引用诗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示豪迈的超然般的幸福,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表示闲适超然般的幸福,用“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来表示狂傲超然般的幸福,恰到好处。更加突出作者的情绪,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给读者一种置身其中之感,拉近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更是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同时,作者引用三句诗词结尾,形象而又明朗地阐释了“超然般的幸福”的含义,言简意赅,精练有力, 既统摄全篇, 又表明心志,可谓恰到好处。

      四、设问式

      首先什么是设问?设问就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采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在于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那以设问结尾,达到的效果也就显然了,就是余韵悠长,发人深思。

      比如《米卢与孔明》这篇文章,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设问式的结尾:

      为何千年的文化积淀却让我们越发的功利与短浅?为何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沐浴着文明,却在心中滋长着狭隘?米卢与孔明,我们的对待又为何如此不公?我们是否也应该重新审视, 怎样对待忘记与铭记?

      结尾处这一连串的发问是作者对现代文明社会经过深邃而理性思考和深沉品味之后的升华, 令人深省,发人深思,引人警醒,催人奋发,余韵悠长。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主要是从文章的结尾如何能够吸引读者给广大考生朋友提供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在招教考试的写作中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最后,祝广大考生朋友都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929/2429378.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2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2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结尾备考指导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作文结尾备考指导】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