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笔试美术之中国古代山水画答题套路整理

    2022-09-29 13:52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笔试美术之中国古代山水画答题套路整理。更多关于教师招聘,笔试美术,中国古代山水画,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一、记忆方法

      个人特点或流派特点

      熟知不同时期、朝代的艺术风格。(前后转变的原因)

      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理解、介意艺术家风格。

      根据典型作品,理解、记忆艺术家风格。

      艺术家的风格:观点、取材、构图、技法、用色、总结(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山水画共用特点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画”。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中国山水画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审美文化和艺术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景抒情

      自然景物是客观存在,思想情感是主观认识,山水画是客观世界的“景”与主观世界的“情”统一结合的产物。写景是为了“寄情寓意”,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才能产生意境。为此,要求山水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山水画不满足于对自然录物的客观描绘,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认识与感受与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情与景的有机融合。在这种融合中,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新景象,同时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意蕴。

      二、写形传神

      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既有其形,又有其神。 “形”是可以感知的景物的实体外貌,“神”是审美对象内在的精神本 质属性和外在神态情状的个性特征以及作者创造艺术形象所注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写形是传神的手段,传神是写形的目的。

      三、独特的概括方法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与人物画一样,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西方传统的风景画是以透视学的原理去处理自然景物的空间关系的,而中国的山水画则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即山水画家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如作盆景观。这样,千里江山可以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加以表现,如北宋画家王希孟的长达11米多的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繁复的崇山峻岭,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以及元代画家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中国画重视物象的本质结构的常态,从物象本身的结构去把握对象,不受光影变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许多非常简练生动的概括对象的口诀,如石分三面、树分四枝、松皮如鳞柏皮缠身、仰为鹿角垂为蟹爪等。

      四、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种树石的特点,根据各种山石不同的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如表现山石的皴法就有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雨点效、卷云皴、荷叶皴等十多种。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反对照搬,主张灵活运用,因而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较人物画、花鸟画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括上述的山石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有湿者为“染”、干者有“擦”趁湿相化为“破墨” 以干累积为“积墨”等。

      三、中国山水绘画答题常用语句

      【画面内容】

      整体描绘,分开阐述——近中远、前中后、左中右……

      【艺术特点】

      构图=章法(空间布局)、皴法、色彩、意境

      Ø 三远:

      从水边山石到远方山峰自上而下的“高远”;从前山望后山,茫茫无限的“深远”;从近山望远山,恬淡缥缈的“平远”

      Ø 空间的处理上

      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即山水画家把自己看作是一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如作盆景观。

      或用长卷的形式加以表现,如北宋画家王希孟的长达11米多的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水图.;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繁复的崇山峻岭,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 《早春图》以及元代画家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皴法: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种树石的特点,根据各种山石不同的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如表现山石的皴法就有披麻皴、折带皴、斧劈皴、雨点效、卷云皴、荷叶皴等十多种。

      Ø 色彩:

      青绿山水:石青、石绿为主色,青绿相映,富丽堂皇;匀净清丽、苍翠效果,极富变化、装饰性;层层渲染,从而取得形神兼备。

      水墨山水:“ 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笔墨酣畅;不求形似求神韵、神似;抒发感情;讲究个性的笔情墨趣。

      Ø 意境:

      北方:气势雄伟、境界浩茫、大气磅礴、高山仰止、层层推进

      南方:清新秀丽、含蓄婉约、画外有情、雾气弥漫、山峦平缓

      共用:杂树丛生、花红树绿、巨石纵横、林嘉树,庄园茅舍,舟楫桥亭

      【价值意义】

      画的价值、史料价值、技法价值、体现的风格、时代的反应

      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or水墨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时期——北宋)以来(青绿0r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929/2429322.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2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2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教师招聘笔试美术之中国古代山水画答题套路整理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笔试美术之中国古代山水画答题套路整理】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