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教师招聘美术之至爱梵高

    2022-09-29 10:06 来源:华图教师网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华图教师网考试动态信息:教师招聘美术之至爱梵高。更多关于教师招聘美术,至爱梵高,华图教师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师考编(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随着《至爱梵高》电影的热播,带动了衍生品市场的火热,梵高可以说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同学对梵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或许后会被他笔下的星空所吸引,或许会被他对艺术的执着所而感动,但我们真的了解梵高吗?今天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梳理梵高的生平和他的精神世界。

      梵高(1853—1890)出生在荷兰津德尔特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的弟弟提奥1857年5月1日出生,是梵高一生的知己、也是唯一的朋友。

      与父亲的矛盾:

      梵高的父亲是个传教士,梵高深受父亲的影响,也曾立志要成为传教士。父亲的墙上挂着一幅圣经内容的画,里面就有向日葵。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代表着虔诚的信仰。

      梵高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梵高的父亲提奥多勒斯·梵高是一个性格古板但受人尊敬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人们称他为“漂亮的牧师”,在当地特别受人尊敬,在津德特他一呆就是20年。

      尽管父子俩信仰相同,但父子之间危机重重,矛盾不断。

      梵高喜欢新派的文学作品,喜欢雨果的《悲惨世界》《汤姆叔叔的小屋》,但他的父亲对这类文学作品嗤之以鼻。同时,也对梵高的纯真和热情,总是给与打击。

      母亲对梵高的影响

      梵高的母亲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斯是海牙一个书商的女儿,相对父亲的古板和严厉,母亲的慈爱和温存是给与梵高更多家庭温暖的源泉。她是一个法庭装订员。她是一个好妻子,贤惠能干,非常出色,精力旺盛,据说能用可怕的速度织毛衣。她还常年保持给孩子们写信,她很长寿,活到了87岁,在梵高和提奥去世后又活了17年,那时候,梵高已经成名。

      梵高是他们的长子,后来他们陆续又生了5个孩子。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忙碌,她都很乐观,她会抽出时间画素描、画水彩、画野花并收集成册。她一直鼓励梵高画画。从某种程度上,这个家庭是宗教和艺术的联姻,也铸就了梵高的血液里的这两个特征。

      梵高的童年与绘画启蒙

      小时候的文森特,性格有点古怪,喜欢一个人独处,只要别人多注意他一点,他就会有不友好的表现,甚至发脾气。

      11岁那年,文森特被送往25公里以外的普罗维利私立学校学校上学,那里开设了绘画课程,他在绘画方面的启蒙教育就是在这里完成。这里开设了英语、法语、德语的课程,也奠定了未来梵高惊人的翻译和书写能力,后来高更曾说起梵高,“法语写得极好。”

      梵高的天分与信仰

      文森特精通六种语言,母语荷兰语,英语,法语,德语,宗教学习的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他做过教堂助理、书店店员,最后,他计划在大学研读神学,但没有通过入学考试。

      饭桌上,他会久久地祷告,吃起饭来则像个忏悔的修道士,例如肉、肉汁等都不吃。那时,他总是一副出神的样子——深思、严峻、忧伤。但笑时, 笑得那么开心、那么陶醉, 整张脸都光彩熠熠。

      1878年,为了要成为传教士,梵高在布鲁塞尔的福音学校就读,但他没有完成学业,也是叔叔的推荐,他得到一个没有薪水去比利时博里那日实习的机会。而19世纪下半叶的比利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矿产区。

      在这里,他布道、帮助穷人,照顾病人,也下井去看望矿工。这里的矿工生存在非常危险的工作环境中,一半的人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另外一半也躲不过肺病的厄运。矿工们爬到地下200米的时候,因为温度太高通常是赤裸着工作。文森特亲自下井,居然在矿井的深处还看见一匹从不见天日的马。

      自从1879年开始,博里那日天花流行,“疯热病”爆发,井下瓦斯爆炸。几百矿工死在井下,生者断臂少腿,血肉模糊,家属们呼喊哭号。文森特四处奔走,把自己仅有的衣服拿出来为伤员包扎伤口。

      一位生命垂危的矿工,在他虔诚的祈祷和帮助下,奇迹般的起死回生。夜晚,他睡在地上的草腿上,还经常为没有尽到责任偷偷哭泣。矿主没有挖出死难者的尸体,也不赔偿伤者就逼着矿工上班。矿工们开始罢工,文森特帮助罢工的矿工找矿主谈判,但人家不买他的帐。

      文森特把自己的衣服和食物分发给大家,文森特热诚的对待当地的矿工,使自己失去了神职人员的尊严,当考核他的人来的时候,看见文森特破衣烂衫、面黑如碳,和矿工打成一片,断然决定开除了文森特。

      内心无比纯真的文森特倍受打击。尽管被开除,他仍然留下来工作了一年。在离开之前,他立志要成为一名艺术家。

      创作道路

      1880年,春游奎姆,住在矿工家,开始走上创作的道路;临摹米勒作品。10月,赴布鲁赛尔,学习透视学和解剖学。与布鲁赛尔的荷兰籍画家凡·拉帕德来往;提奥开始给予文森特经济支持。

      1885年,创作《吃土豆的人》是早起油画的代表;3月26日父亲因中风去世,文森特被妹妹安娜道德绑架说是他害死了父亲;

      1886年,从1月起在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画;2月底去巴黎,与提奥同住;1887年,由于与不断发展的当代法国艺术运动接近,调色板变得愈来愈明亮;两次在劳工阶级的咖啡馆的墙上展出自己的作品;同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相识并交往;之后开始认为自己是弟弟的累赘便离开了巴黎。

      1888年2月,梵高在巴黎生活了两年之后,搬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勒镇,希望在那里建立一个艺术家社区。5月租下拉马丁广场上2号的“黄房子”;他邀请在巴黎遇到的画家保罗·高更与他同住。得知高更将要来,梵高就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每天创作一幅画,为的就是向高更展示他在黄色小屋中的成果。《向日葵》就是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居然用黄色的背景来衬托黄色的向日葵,而且还并不显得单调。

      这幅画,可以算得上是梵高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了,至少梵高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当高更来到“黄色小屋”时,在这幅画前伫立了许久,并且盛赞了这幅画。

      在提奥贿赂高更成为他哥哥的室友之后,这位生于法国的艺术家(高更的作品与梵高一样,当时尚未受到广泛赞誉)于1888年秋天来到阿尔勒。

      梵高和高更起初相处得很好。但逐渐的产生了分歧,特别在在绘画方面,他俩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高更认为绘画应该只画眼睛看见的东西,而梵高则认为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想象。最终关系恶化,1888年12月23日晚,两人发生争执,高更离开了他们的房子。

      梵高拿着一把剃刀,跟着他的同行走到街上;然而,梵高并没有攻击他,而是回到家,割下左耳的一部分,用报纸包起来,然后交给一个妓女。高更返巴黎随后不再和他相见,之后文森特曾多次想和高更和好,高更称“万一他发病了就危险了”。

      1889年,文森特要求入住圣雷米疗养院; 5月8日,文森特成功入住,弟弟写信告诉院长,哥哥的精神状况没有什么问题,让他住院只是为了调养身心,防止旧病复发。而就是在精神病院期间,梵高创作出了一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星月夜》,可以看出,整个画面都在扭,仿佛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当时有一个人要去参观梵高的画室,看到这幅星空的时候说这么一句:你会画画吗,你有常识吗,你见过日常生活中什么树涨的比星辰还高吗,你指给我看看。结果梵高给他讲:你不知道,一直感觉到,用树木去接触星辰是大地的渴望。从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梵高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伟大。

      1890年5月16日,文森特治愈,在圣雷米出院;

      在麦田中中枪

      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一片麦田中,面对着灿烂的阳光,对着自己扣动了扳机……那一枪,没有把梵高打死;中枪后他回到暂住的拉乌客栈,通知了随行医生加歇来治疗,加歇医生随后发电报通知弟弟提奥从巴黎前来,这中间的时间弟弟曾发誓一定会救他,但是他放弃了活下去的念头,告诉弟弟说就让他这样子死去吧,他苦熬了两天,但他未喊叫一声。

      当时照顾他的两个医生检查了伤口,并动手仔细探查了他的上腹部。他们所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子弹并没有穿过身体而是停留在脊柱附近;第二,造成伤口的枪是一支小口径的手枪;第三,子弹从一个罕见的倾斜角度射入体内(不是一直向前的);第四,枪是从距离身体较远的地方开的,而不是从很近的地方开的。

      因此,梵高是不是自杀有一定争议。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苦难永不会终结。

      梵高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艺术财富。正如评论家所说:凡是梵高走过的地方,每一个画家身上都融入了梵高的血液。

      最后奉送上梵高的考点总结:

      梵高:荷兰画家,他的作品中,不论是静物还是风景画,都充满对生命的爱,充分发挥了色彩的情感作用,对20世纪初现代主义绘画特别是野兽派和表现派的绘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用纯度极高的颜色,画面色彩极度鲜艳、明亮;创作了旋风般的条状笔触以及充分表达和抒发强烈的个人情绪;强调主观幻觉、感受和炽热情感的表达;在形与色的处理上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削弱传统的光影手法,有意识地强化色彩价值,利用色彩对比取得和谐。

      代表作有《吃马铃薯的人》《画家在阿尔的卧室》《星月夜》《向日葵》《夜咖啡馆》《鸢尾花》《自画像》《红色的葡萄园》《麦田里的乌鸦》等。

      作品赏析:

      《星月夜》

      (1)作者: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

      (2)内容: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

      (3)艺术特色:两种线条风格,弯曲的长线、破碎的短线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出眩目的奇幻景象。色调呈蓝绿色,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

      (4)价值:具有极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

      《向日葵》

      (1)作者:荷兰画家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梵高一生创作了共十一幅向日葵。

      (2)内容: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向日葵的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

      (3)艺术特色:画面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旋转不停的笔触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4)价值:画家通过描绘向日葵,向我们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

      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代表人物有 塞尚、 高更、 及梵高等。

      后印象主义的画家不满足印象主义的法则,不满客观主义的表现和片面地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抒发自我感受,表现主观感情和情绪;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创作特色表现为强烈的内心化和个性化。成为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奠基者,真正实现了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929/2429092.html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2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2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2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2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2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2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教师招聘美术之至爱梵高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ah.huatu.com/jiaoshi/)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教师招聘美术之至爱梵高】来源于华图教师网,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华图教师网为准!

    (编辑:子贤)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历年安徽特岗教师招聘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2023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皖美成师计划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