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医疗卫生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试题资料 > 教育综合知识 >

    阅读模式

    四、案例分析题本模块共1题,15分/道【题型】案例分析材料:一位

    2022-06-08 00:08 来源:华图幼儿教师题库

      安徽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幼儿教师题库发布教育综合知识:四、案例分析题本模块共1题,15分/道【题型】案例分析材料:一位。更多关于安庆事业单位,宿松事业单位幼教岗,宿松事业单位模考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考试资讯号(htgwyks)

      题型:材料题(分值:6)

      四、案例分析题(本模块共 1 题,15 分/道)

      【题型】案例分析

      材料: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最大,谁得到的报酬就最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于是,他们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1)运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相关原理分析孩子们不吵的原因。

      (2)此案例给幼儿教育什么启示?

      解析:【参考答案】

      (1)案例描述的是心理学当中的过度理由效应,指当最初自己有内在兴趣的活

      动得到奖励时,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取消,人们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便会下降,从而减少乃至终止从事这项活动的现象。案例中最初孩子们在老人住所处追逐打闹是有内在兴趣和内部动机引起,后来老人对孩子的追逐打闹这一行为给予外在的奖励,逐渐使孩子的追逐打闹变为外在兴趣和外部动机引起,当老人不再给予外在奖励时,孩子自然就对追逐打闹失去行动的动机,没有兴趣。

      (2)此案例给幼儿教育的启示:家长和老师想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品质时,不能过多运用金钱或奖品能去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和学习习惯,而是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该种行为或者喜欢学习,并且认为学习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成为他们的内在兴趣。用外在奖励支持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只有自动自发才是长久之计。

      来源:2022安庆宿松事业单位幼师岗模考卷

    幼儿教师试题

      以上是的试卷的部分试题内容,更多安庆事业单位,宿松事业单位幼教岗,宿松事业单位模考,请继续查看2022安庆宿松事业单位幼师岗模考卷试题题库或最新幼儿教师试题题库

      以上是四、案例分析题本模块共1题,15分/道【题型】案例分析材料:一位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编辑:安徽华图)

    2022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Smohan

    安徽华图教育

    安徽华图教育官方微信:anhuihuatu

    立即关注
    • 20000+每日阅读
    • 200000+粉丝
    • 1000+每日转发
    2022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辅导课程
    Smohan

    华图公务员考试热点

    安徽华图官方微博http://weibo.com/ahhtexam

    立即关注
    • 170000+粉丝
    • 18000+博文
    • 700+每日转发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