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避税

    2022-04-11 08:06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对于企业来说,计算税款并缴纳是一个重要的业务,并且利润越高税负就越高,这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少的支出,因此合理避税能为企业减少税费的支出。那么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合理避税呢?

    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避税

    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避税

      

      对于企业来说,计算税款并缴纳是一个重要的业务,并且利润越高税负就越高,这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少的支出,因此合理避税能为企业减少税费的支出。那么企业所得税应如何合理避税呢?

      企业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方法

      1、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收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

       ?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

       ?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

       ?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

      2、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收筹划;

      (1)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子公司形式,单独纳税。

      (2)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到总公司纳税,以弥补总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亏损;即使下属公司均盈利,此时汇总纳税虽无节税效应,但可降低企业的办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纳税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总公司利润弥补亏损。

      (4)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分支机构扭亏的能力,若短期内可以扭亏宜采用子公司形式否则宜采用分公司形式,这与企业经营策划有紧密关联。不过总体来说,如果下属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则宜设立子公司,享受当地的低税率;

      3、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收筹划;

      4、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收筹划;

      5、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收筹划;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

      1、避税是合法的,偷税漏税是非法的。

      2、避税的目的是通过避免缴税、少缴税和推迟缴税,使税收负担最小化;偷税漏税是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3、避税的手段是利用税法的不完善之处或漏洞;而偷税漏税是对法律的无视。

      4、避税技术的应用一般应在应纳税事实发生之前。偷税漏税可以发生在纳税之前,也会发生在纳税之后。

      企业减税降负的方法

      1、转移

      税收转移不会使整体税收减少,只是将税费转移到了供应商。即通过依法向供应商、服务商等索取发票,用于抵扣和扣除自己企业的税收,达到本企业减税降负的目的。实现税负转移的重要介质就是—发票,因此现在国家对于税收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金税三期”,“以票控税”等就说明了一切。

      2、靠政策优惠

      比如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月营业额不满3万免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还有对特殊地区、重点行业、部分企业的特别优惠政策,能直接降低企业税负。或者一些贫困地区,国家级经济园区或者开发区等。

      3、增值税

      企业可以运用小规模纳税人政策(季度30万以内免征增值税)、农业免税政策,进行增值税的节税筹划。

      4、企业所得税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比较多,其中可以方便操作的,有小型微利政策(企业所得税最低5%)、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15%)、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最高可抵扣100%的企业所得税)等等。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税收优惠政策。

    (编辑:安徽华图)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