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国企招聘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事业单位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诈骗罪

    2022-03-31 14:13 来源:华图事业单位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同步华图事业单位发布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诈骗罪。更多关于事业单位公基,事业单位备考,事业单位备考资料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安徽事业单位公众号和交流群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QQ群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诈骗罪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刑法一直是法律部分的考试重点和难点,所以在备考中要注重刑法部分的学习,今天小编带着大家学习一下刑法分则部分,看一看诈骗罪的主要考点。

      一、罪名概念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行为人实施的欺诈行为可以是虚构事实也可以是隐瞒真相。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

      (四)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四、常见情形

      (一)电信诈骗,如盗用QQ号码、微信等通许账户后冒充熟人诈骗

      (二)冒充内部人员诈骗,如冒充“北京福彩信息中心”人员可提前获知中奖信息进行诈骗

      (三)冒充公检法人员诈骗,如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转账至安全账户

      (四)冒充熟人诈骗,如使用“魔音手机”冒充不同角色人员实施诈骗案

      (五)冒充卫生、财政系统人员,如领取新生儿补贴实施诈骗案

      【例题】

      1. (单选题)2020年5月,马某在某地旅游期间认识了董某。随后,马某虚构其有一位姐姐叫“马某晶”,系南方航空公司的空姐,并将”马某晶”微信推荐给董某。于是,马某就以“马某晶”的身份,在微信上与董某谈恋爱。2020年6月至9月,马某以谈恋爱为由,巧借各种名目向董某索要钱财,董某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先后给马某转账15万元。本案中,马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敲诈勒索罪

      C.抢劫罪

      D.非法集资罪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本题中,马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马某晶”身份与董某谈恋爱并借用各种名目向董某索得钱财15万元。马某行为构成诈骗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疫情期间,各地由于口罩和防护服的需求陡增,不少人选择利用网上、微信等方式抢购,一些不法分子就趁机在网上谎称有大量口罩、防护服、酒精等物品,要求被害人先行支付全部货款或订金,再编造各种理由拒不发货或者直接拉黑,致使被害人财产受损。这种行为适合以( )定刑。

      A. 诈骗罪

      B. 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损害商业信誉罪

      D.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利用微信等方式谎称有大量防疫物资,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给不法分子转账,最后被拉黑或者拒不发货,使被害人损失财产,被害人损失的财产与不法分子获得财产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不法分子构成诈骗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331/2276933.html

      ——推荐阅读——

      招聘公告--2022年安徽事业单位招聘公告|职位筛选|备考咨询

      报名相关--2022安徽事业单位报名入口|报名统计|专业分类目录

      辅导课程--2022年安徽事业单位笔试课程|面试课程|图书|网课

      备考指导--2022安徽事业单位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资料|历年试题

      以上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刑法知识:诈骗罪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华图(https://ah.huatu.com/)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https://ah.huatu.com/sydw/)

    (编辑:sunmiaomiao)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时政周播
    2022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位表及分数线匹配查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