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网课图书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2安徽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3月18日)

    2022-03-11 09:25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公务员考试网考试动态信息:2022安徽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3月18日)。更多关于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务员每日一练,安徽公务员试题,安徽公务员考试网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省考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1.(多选题)以下人员中不属于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是:

      A.中国共产党机关工作人员

      B.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C.政府机关里的工勤人员

      D.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务员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公务员范围规定》第3条规定,下列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列入公务员范围:(一)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三)各级行政机关;(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五)各级审判机关;(六)各级检察机关;(七)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各级机关。

      综上:A项符合(一),B项符合(四),而C项政府机关里的工勤人员不是公务员,D项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是事业编制,也不是公务员,不属于公务员法管理范围。

      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本法第16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本法第18条规定,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单选题)下列人物形象与其所属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方鸿渐——《围城》

      B.雅罗米尔——《生活在别处》

      C.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

      D.吴荪甫——《林家铺子》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作品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吴荪甫是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主人公,而不是《林家铺子》里的人物。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围城》是钱钟书的长篇小说。讲述了男主角方鸿渐从欧洲回国后二年的生活,也反映了抗战爆发前后这段时间中国中产阶级或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

      B项:《生活在别处》是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讲述了天才诗人雅罗米尔短暂的人生轨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C项:《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有五个女儿的小乡绅班纳特,她的二女儿伊丽莎白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听说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过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3.(单选题)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控制。国家宏观调控分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手段的是:

      A.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B.全国各地发布最低工资标准

      C.政府下令关停整改严重污染企业

      D.国家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手段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经济手段中的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政府下令关停整改严重污染企业”属于行政手段。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技巧:关键词对应法。A项中的存款准备金率、B项中的工资、D项中的个人所得税都与经济有关,因此,选择C选项。

      4.(单选题)某高校开设了《中国画鉴赏》选修课,其中一节课的内容是介绍明清两代的国画发展特点,则以下画作适合作为例子给学生讲解介绍的是:

      A.《簪花仕女图》——周昉

      B.《果蔬图卷》——八大山人

      C.《天王送子图》——吴道子

      D.《洛神赋图》——顾恺之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艺术。

      第二步,《中国画鉴赏》选修课中介绍的是明清两代的国画特点,选项中属于明清时期国画的是八大山人的《果蔬图卷》。八大山人,又名朱耷,字刃庵,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其作品主要有:《果蔬图卷》《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簪花仕女图》出自唐代画家周昉。该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全图六个人物的主次、远近安排巧妙,景物衬托少而精。两只小狗、一只白鹤、一株辛黄花使原本显得孤立的人物产生了左右呼应、前后联系的关系。半罩半露的透明织衫,使人物形象显得丰腴而华贵。而用笔和线条却细劲有神,流动多姿。浓丽的设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的肌肤和丝织物的纹饰。《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C项:《天王送子图》出自唐代画家吴道子。全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描绘一位王者气度的天神端坐中间,两旁是手执筋板的文臣、捧着砚台的仙女,以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面对一条由二神降伏的巨龙。第二段画的是一个踞坐在石头之上的四臂披发尊神,身后烈焰腾腾。神像形貌诡异,颇具气势,左右两边是手捧瓶炉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即《释迎牟尼降生图》,内容是印度净饭王的儿子出生的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释迎牟尼降生时,他的父亲抱着他到寺庙朝谒见自在天神的情景。

      D项:《洛神赋图》出自东晋画家顾恺之。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5.(单选题)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下列不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肇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组成。而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明清时期称为广州府,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和兴盛之地,范围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等九个城市。C项汕头不在珠三角九市范围内,不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因此,选择C选项。

      6.(单选题)2018年我国科技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这些成果中不包括:

      A.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

      B.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C.造岛神器“天鲲号”下水

      D.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2018年科技成果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17年11月3日,我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在江苏启东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疏浚装备研发建造能力进一步升级,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2018年5月13日,我国第二艘航母从大连造船厂码头启航,赴相关海域执行海上试验任务。主要检测验证动力系统等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项: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D项:2018年10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

      7.(单选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A.提高获得感

      B.加大民生投入

      C.实现共同富裕

      D.增进民生福祉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十九大报告。

      第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因此,选择D选项。

      8.(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包括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下列选项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免的是:

      A.国务委员

      B.国务院总理

      C.国务院各部部长

      D.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大常委会职权。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提请,任免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委员,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没有任免权。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D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3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单选题)公文的成文时间,在写法上正确的是:

      A.2001年10月15日

      B.二零零一年十月十五日

      C.二〇〇一年十月十五日

      D.2001年十月十五日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常识。

      第二步,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01年10月15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因此,选择A选项。

      10.(单选题)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B.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则整个劳动合同都将失去法律效力

      C.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

      D.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7条规定,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劳动合同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C项:《劳动合同法》第47条第1款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D项:《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本文链接:https://ah.huatu.com/2022/0311/2266217.html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2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查询|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2安徽公务员报名|准考证|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2安徽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2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华图在线APP--全年300+模考|30W+题库|2000+道申论智能批改|看视频 刷考题

      以上是2022安徽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3月18日)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https://ah.huatu.com/)安徽公务员考试网(https://ah.huatu.com/gwy/)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2022安徽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3月9日)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2年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