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试算平衡表编制依据有哪些

    2022-02-05 12:10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试算平衡表是指某一时点上的各种账户及其余额的列表,主要用于检查借贷方是否平衡,编制试算平衡表的依据是什么?

    试算平衡表编制依据有哪些

    试算平衡表编制依据有哪些

      

      试算平衡表是指某一时点上的各种账户及其余额的列表,主要用于检查借贷方是否平衡,编制试算平衡表的依据是什么?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依据

      (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主要内容: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那么,将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记入有关账户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必然是相等的,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借贷记账法正是利用上列公式,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表”,对总分类账户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

      (2)余额试算平衡法在借贷记账法下,由于资产余额表现为账户的借方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都表现为账户的贷方余额。根据资产与权益平衡原理可知,各项资产余额的总和必然等于各项权益余额的总和。因此,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必然相等,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借贷记账法正是利用上列公式,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对总分类账户余额进行试算平衡。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将上述两表合一,并结合各个账户的期初余额数,编制“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这样,在一张表上既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借贷方发生额平衡的试算,也可以进行总分类账户借贷方余额平衡的试算。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公司食堂买菜没发票怎么处理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