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2022-01-11 15:12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一直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重难点,历届出题人特别喜欢考查这两种存货的计价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这两者的高频考点。

    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一直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重难点,历届出题人特别喜欢考查这两种存货的计价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这两者的高频考点。

      实际成本法

      在实际成本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重点讲讲前三种计价方法。

      0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顾名思义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很多同学不太理解“发出”的含义,其实可以理解为销售或者耗用。说白了就是最先购进来的存货,首先被销售或耗用掉。

      这里有一个常见考点,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利润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

      这个时候可以这样理解:“物价上涨”意味着成本高,原先购入的存货是低于市价的,即“成本低”。最终的去向是利润表,这时就意味着利润表的利润高了。因此,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利润是被高估了。

      0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别的不多说直接上公式:

      光看公式有点晦涩,甚至不知所云。现在直接通过例题帮助大家理解。

      飞扬公司二月初结存超合金材料11吨,每吨单价8000元。

      二月购入情况如下:

      2月4日购入5吨,单价8 100元;16日购入15吨,单价7 800元。

      二月领用情况如下:

      2月11日领用10吨;25日领用12吨。

      如果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月末结存的超合金材料成本为多少?

      (图1)

      2月4日购入后的单位成本=(11×8000+5×8100)÷(11+5)=8031.25元

      (套用公式1,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是月初的11×8000,本次进货实际成本是2月4日的5×8100,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是11吨,本次进货数量是5吨)

      2月16日购入后的单位成本=【(11+5-10)×8031.25+15×7 800】÷(6+15)=7866.07元

      月末结存材料数量=11+5-10+15-12=9吨

      (根据图1,可以了解到11号的时候有领用,因此原有库存存货数量应是11+5-10,接着套用公式1即可得到上式。)

      结存材料成本=9×7866.07=70794.63元

      (套用公式3即可得到该式。)

      0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解题的突破口就在“存货单位成本”,只要将其拿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样通过一道题目帮助大家理解。

      飞扬公司3月1日结存泡沫材料100件,单位成本为30元;

      3月10日,购入该材料40件,单位成本为32元;

      3月20日,购入该材料50件,单位成本为34元.

      当月发出该材料80件。

      请问飞扬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该材料的发出成本,则发出成本为多少元?

      首先找到突破口:存货单位成本,套用公式得:

      (100×30+40×32+50×34)÷(100+40+50)×80=2517.6元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首先要了解下面这张示意图:

      接下来将业务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解。

      第一部分:外购后,尚未验收入库。

      如示意图所示,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的借方。具体的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

      第二部分:验收入库。

      如示意图所示,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的借方,实际成本则从“材料采购”的贷方转出。因为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存在差额,它们俩的差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核算。

      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就是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就是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具体的分录如下:

      超支差: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节约差: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第三部分:生产领用

      如示意图所示,都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具体的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第四部分:期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如示意图所示,结转的节约差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贷方;

      结转的超支差则是计入“生产成本”的借方。

      具体的分录如下:

      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回见!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备考中级会计考试要注意哪几点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