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红领培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当前位置:安徽人事考试网 > 问答 > 公务员 >

    公务员国考2022申论十大热点预测及范文

    2021-11-13 17:59 来源:公务员考试网

    【导读】2022年国考11月28日就要考试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下面整理了2022年国考申论考试热点预测及范文两篇,大家可以参考着进行复习。

    公务员国考2022申论十大热点预测及范文

      2022年国考11月28日就要考试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下面整理了2022年国考申论考试热点预测及范文两篇,大家可以参考着进行复习。

      2022年国考申论作文十大热点预测

      发展职业教育。我国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3088万人,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

      如何理解航天精神。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从“北斗指路”到“嫦娥揽月”,从“天问探火”到天宫建站,中国航天追逐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就的征途中,你如何看待航天精神?

      完善生态补偿,共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国家领导人深刻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数字化“适老”更要“护老”。从“数字鸿沟”到“网瘾老人”,这其中的变化既让人惊讶又令人担忧。老年人染上网瘾的背后,折射了复杂的现实,也向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刀切“限电”为哪般。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东北地区和广东等地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情况,一些地区采取了拉闸限电等措施,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一刀切”,扰乱了居民正常生活用电和企业正常生产活动,造成了不良影响。

      “网红经济”。随着电商平台与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职业出现了我们的视野里——“网红”,一部分普通人通过借助互联网平台商业运营成为“网红”“出人头地”,获得了巨额的经济收入,开启了“网红经济”的时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电商产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问题,请谈谈你对”网红经济”的理解、带来的影响以及对于网红经济出现的问题我们应采取哪些对策?

      如何做好网约车强监管加速落地工作。今年以来,网约车强监管加速落地,网约车平台的合规化经营势在必行。强监管下如何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如何推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穿透长津湖的凛冬,铭记不朽的军魂。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让许多人走近那场热血寒战,为之震撼、为之流泪。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长津湖》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讲得越来越精彩、生动。

      共同富裕。近期,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再次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有重要意义。

      2022国考申论作文范文范文一:“争”还是“让”——论对待海洋的态度

      “与海争地海让路,向山要粮山听遣”,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某地大搞围海造田时的口号。这个口号是多么的豪迈,多么的坚定,多么的不容置疑!就是在这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的号召下,上万士兵和大学生用了四年时间开垦出了10多万平方公里的军垦农场。但是好景不长,在7年之后的一场台风不仅吞噬了这片土地,还吞噬了创造和耕耘它的人的生命。

      通过这个悲壮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面对海洋,仅仅是有“争”的精神是不行的,还应该有“让”的态度。对待包括海洋在内的自然,我们首先应该有一种敬畏感。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员,是被创造者,是自然规律的服从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尽管历史上有如此惨痛的教训,但是今天的围海造田的事件却不比上个世纪少。是什么让人如此胆大妄为,一个是由于人类太健忘,另一个是我们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已经今非昔比了。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的自信心在不停的地膨胀,对自然的敬畏感在日趋减少甚至消失。但是我们很少注意到,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和力量,在强大的自然面前显得是多么的渺小。以日本为例,作为科技在各方面都非常领先的发达国家,为了治理一个污染了10年的小小的濑户内海,用了整整30多年的时间。这30年日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牺牲了很多发展的机会。

      只知道“争”不懂得尊敬和谦让是野蛮和鲁莽的,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面对海洋的时候我们只能远观,只能望洋兴叹呢?历史上的“争”失败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要放弃“争”的精神,摆出一副“与海无争”的逍遥态度呢?如果谁这样认为他就是在对人类发展可能性的否认,是一种消极厌世的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态度。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和海洋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出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有“争”的精神。不过这里的“争”不是去争谁对海洋掠夺得快,掠夺得多,我们应该去争取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应该去争取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的开发的海洋发展模式。“争”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我们奋发向前的动力,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争”的精神,调整“争”的内容和方法,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方式去“争”。

      在面对海洋的问题上,“让”与“争”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让”是为了“争”得更多,这真是老子所言的“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争”是为了给让创造条件,只有“争”得了才有让的空间和资本。以荷兰为例,这个围海造田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的国家可谓是与海“争”得最多的国家。但是他们的“争”不仅没有造成家毁人亡的惨剧,而且还通过适度的退耕还海维护了海洋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荷兰之所以能够退耕还海恰恰是因为他们有了围海造田这个争的基础。

      面对海洋我们是该“让”还是该“争”这是个问题,需要我们以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好让与争的辩证关系,从而达到“争”与“让”的高度统一。范文二: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一位艺术家看完贺兰山原始古朴的岩画,内心颇有感触,特意为此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位艺术家就是著名的文化学者冯骥才,他的题字表达了对于我国文化遗产的深深敬意。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丰富,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戏曲、秧歌、剪纸、刺绣这些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对此充满文化自豪感。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道出了中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危机。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数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大部分在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就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它们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我们就无法找寻到历史的痕迹。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抒发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我们的民族精神在精神价值的淡漠中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依然坚守民族文化的特性,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这充分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

      要保护中华文化的精神,就必须保持文化的原真性。诗意栖居的代表作——“菊儿胡同”,是吴良镛在北京四合院基础上设计出的现代民居;豫园旅游区是以豫园、城隍庙、上海老街等为中心的旅游风景区,九曲桥、湖心亭尤其享有盛名;留存完好的江南古典园林,被誉为“东南名园冠”。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民族风格,为了再现民俗风情,豫园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综合体。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古老质朴的蓝印花布、色彩鲜艳的刺绣……还有许多蕴藏在民间的传奇故事,这些家乡民间文化的特色,为枫泾古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要抢救中华文化的精神,就必须坚持文化的群众性。让传统婚礼等民间习俗传承下去,可以增强文化的活力。传统婚庆仪式不仅仅是一种世代沿袭的乡村习俗,也承载着传统精神的内涵,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某种载体和形式。让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可以增强文化的魅力。皮影戏是声情并茂的艺术,把皮影戏当宝贝保护好。要利用“申遗”的契机,把文化产业做精做细,做大做强。让文化产品传承下去,可以保存文化的资料。平阳鹤溪百年缸窑有着厚重的历史,是浙南山区传统民间手工艺的缩影。只要引进资金、技术,加以开发,就可以重放昔日辉煌,它的保留为研究浙南地区陶瓷发展史提供了鲜活的史料。

      逝去的光阴虽然无形无迹,但祖先留下的各种文化符号却丰富了后人生动的历史记忆。相信经过我们不断努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有助于今人更好地把握现在,走向未来,更会为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编辑:安徽华图)

  • 上一篇:国考公安岗位报考要求
  • 下一篇:没有了
  •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