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指导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华图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网课图书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1安徽省考行测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三)

    2021-02-13 11:06 来源:安徽华图

      安徽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21安徽省考行测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三)。更多关于安徽省考备考,安徽省考行测备考,安徽省考常识积累,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省考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1安徽省考行测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三)

      行测常识模块,法律常识一直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考生在日常学习中要重视常识的积累。图图给大家带来的是“中国朝代历史(三)”。

      魏晋南北朝

    \

     

      1.时间:220年—589年

      2.经济: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5)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推动了江南农业的迅速发展。

      3.文化:

      (1)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陶渊明等。

      (2)(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出现。

      (3)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4)《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5)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4.科技: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

      (2)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范缜《神灭论》。

      (4)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5)三大佛教艺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6)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

      (7)制瓷业工艺成熟(南方产青瓷、北方产白瓷)。

      三国

      1.时间:220年—280年

      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魏国。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建吴国,定都建业,标志三国鼎立局面全面形成。

      2.重大历史事件:

      (1)黄巾之乱: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迅速发展到数百万追随者,引起全国性的战乱 。

      (2)董卓乱政: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他促使吕布杀死掌管都城禁卫的丁原夺得军队,袁绍及曹操等原先掌握过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首都洛阳。最后董卓废黜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3)三分归晋: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以后,兵伐东吴,灭了孙皓,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魏、蜀、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西晋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3.政治:

      (1)九品中正制逐渐代替察举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九品中正制由三国时魏国尚书令陈群提出,曹丕认可,颁布实施,西晋时期成为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南北朝时有所变化,直到隋朝科举制实施乃废。其内容大致如下:首先,由中央挑选“贤有识鉴”的官吏组成中正官,然后按照家世、品德、才干,计赀定品,于中正官所在的州郡选拔人才。人才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影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同时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这就使得九品中正制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意义。首先,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多由二品官吏担任,而被选拔的人才也多出自二品以上的大族,同时他们也往往出任高级官吏。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

      (2)屯田制::三国时,曹操为了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和解决军粮不足的问题,实施屯田。所谓屯田,即按照军队编制组织屯田。屯田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在地方设有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进行管理,在中央则有大司农统一管理,不归地方政府管理。军屯,主要由士兵的家属进行,以营为单位,设度支都尉、度支中郎将和度支校尉。屯田的农资由政府提供,收入与政府四六分成。曹操实行的屯田制虽然剥削严重,但是在当时战争条件下,对恢复北方经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领兵复客制::这是东吴集团为笼络江东士族而实施的制度。东吴在建立过程中,对以“朱、张、顾、陆”为首的江东士族有很大依赖,因此实施领兵复客制以笼络江东士族。领兵制,即允许大族建立私人部曲,并世袭;复客制,即政府将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一起赐给大族,作为私属。领兵复客制实施后,江东大族发展了起来。

      西晋

      1.时间:265年—316年

      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65年,晋王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316年,为汉国(前赵)所灭。西晋统一仅37年,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318年,琅邪王司马睿于南方建立东晋,中国进入东晋十六国时期。

      2.政治:

      占田荫客制:这是西晋时期的土地赋税制度。西晋规定,丁男占田70亩,课田50亩,丁女占田30亩,课田20亩,次丁女不课。官员按照官品占田,第一品占田50顷,自一品到九品以次递减五顷。官吏还可以荫亲属,自三世至九族不等。荫食客,六品以上三人,七八品二人,九品一人。荫田户,一二品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九品一户。占田荫客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

      东晋

      1.时间:316年—420年

      东晋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在东北和西北、北方的领土联系不畅,长期以属国的形式间接统治。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于公元304—439年年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南北朝

      1.时间: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2.政治:

      (1)宗主督护制

      十六国时期,没有逃往南方的豪强地,自筑坞堡自守,许多流民依附于豪强地主。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了拉拢汉族地主,建立了宗主督护制,即由豪强地主替政府督护百姓、征收赋役、维持治安。而豪强地主也利用这种地位发展自己的势力,久而久之,影响到了政府的权威和利益,从而导致宗主督护制最终为三长制取代。

      (2)北魏孝文帝改革先后有两次,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整顿吏治,颁行俸禄制度。

      第二,实施均田和租调制。

      第三,颁行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

      第四,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促使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政权,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和促进了北方经济的繁荣发展。

      (3)府兵制:始创于西魏权臣宇文泰,历经北周、隋、唐,至唐朝中后期被废除,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府兵制是一种兵民合一,寓兵于农的兵制。兵士另立军籍。

      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制,随着均田制的瓦解破坏,至唐朝中后期,府兵制最终被募兵制所取代。

      隋

      1.时间:581年至618年

      2.第一任君王:隋文帝杨坚

      3.其他重要君王:杨坚、杨广、杨侑、杨侗

      4.建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

      5.重大历史事件:

      (1)南下灭陈: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

      (2)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

      (3)三征高丽是隋炀帝杨广在从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对高丽进行的三次战争。 这三次东征炀帝均御驾亲征。三征高丽给隋朝的统治政权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三次大规模的征战,不仅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严重激发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6.政治:

      (1)三省六部制: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但权利并未定性。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具体执行)。六部:由尚书省下辖,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专权,加强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以致发生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利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国家政体产生深远影响。

      (2)选官制度:科举制度。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实行。隋文帝开科取士,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3)地方制度:改革地方制度,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另外,隋朝还收回了州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规定凡九品以上官吏,均需中央任免,从而加强了中央的权力。隋代州的长官每年年底都要进京述职,称为朝集使。朝廷则派司隶台官员或别使巡省地方。

      (4)法律制度:《开皇律》是隋朝的颁布法典,其主要内容为五刑、十恶、八议构成,并且废除了以前的一些严刑峻法,成为后世制定法律的范本,在我国古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改革府兵制,全国设十二卫所,文帝时下设骠骑府,炀帝时改为鹰扬府,其长官为郎将,府兵除原有军籍外,还与其家属一起编入民籍,享受均田。

      (6)通过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扩大政府户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①大索貌阅:南北朝以来,由于赋役极为沉重,导致隐瞒户口现象严重,影响政府控制户口数和财政收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于开皇五年,下令“大索貌阅”,即按照户口簿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特征等核查户口,如有不实,里长、党长流配远方,结果获得增加44万余丁,164万余口,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财政收入大大的增加了。

      ②输籍定样:隋朝的一项户籍制度。即由国家制定划分户等和征税标准,发放给地方依标准征税。

      (7)兴建东都洛阳,修建京杭大运河。

      7.经济:

      (1)实施均田制和租庸力役制。租庸力役制包括租、调、力三个部分。隋朝规定,年满五十岁可以“输庸代役”,即通过向国家缴纳财帛,免除徭役。唐朝称租庸调制,在“输庸代役”上取消了年龄的限制,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生产力。

      (2)隋朝统一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

      (3)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8.交通:

      修建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或最北点)涿郡(今北京),南至(或最南点)余杭(今杭州),全长四五千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从北到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三点四段通五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唐朝诗人对京杭大运河的赞颂)

      9.文化:

      (1)隋文帝前期主张调和儒佛道思想,并且主张朴实文学,反对南朝艳丽的文学思想。他提倡儒学,把儒家学说提升到治国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励劝学行礼 。各地纷纷广建学校,关东地区学者众多,儒学一时兴盛 。

      (2)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隋代的书法以碑刻为大宗,《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显示书法风格。隋末唐初有书法家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唐初四大家”。

      (3)隋朝音乐受北方民族音乐与南朝宋、齐的旧乐,宫廷乐歌杂有“胡声”。隋炀帝时,设置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等九部乐 。

      (4)隋朝的时候,由于政教的关系,因此绘画受到重视。隋朝绘画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为主,但山水画已发展成独立的画科。

      10.建筑:石窟艺术在隋朝有很大的发展。坐落在今天甘肃省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大多是隋朝时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11.农业/手工业:

      隋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其突出的表现是,在河南安阳、陕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白釉瓷。隋代青釉瓷器的生产则更广泛,在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以及江南各地皆有青瓷出土,并发现了多处隋代窑址,江南为手工业发达地区。隋朝瓷器的发展也带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12.科技:

      (1)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700多年。

      (2)刘焯制定的《皇极历》,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历法。

      (3)隋朝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整体雕版印刷,造出了各种彩色纸张。

      (4)等间距二次内插公式的发明,后发展出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

      (5)隋朝史书记载了最早糖尿病患者尿甜的现象,比误认为最先发现尿甜的ThomasWillis约早千余年。

      (6)《诸病源侯论》的编撰,总结了魏晋以来的医疗实践经验,对中医“病因学和“证侯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描述,成为中国第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

      (7)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切韵》由陆法言执笔编写完成。

      看完以上知识点,下面来几道题巩固一下吧。

    刷题巩固

      01、(多选题)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懈的永恒追求。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这一追求的是( )。

      A. 文成公主进藏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AB

      【解析】A项是唐朝时期和西藏友好往来的史实,B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C项,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没有体现追求民族融合。D项,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交往,是与外国的往来,没有体现“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思想。故选AB。

      02、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叫做“乌托邦”的岛国,在那里,人人平等,人人参加劳动。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一部文学作品描写了类似情境,这部作品是( )。

      A. 《桃花源记》

      B. 《礼记》

      C. 《大同书》

      D. 《世说新语》

      【答案】A

      【解析】《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世外桃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儒家经典之一,乃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之选集,相当于《仪礼》的“易传”,据说为西汉戴圣所编纂。戴圣,字次君,礼学博士,生平不详,曾任九江太守。

      清末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大同书》主要描述的是自己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故正确答案为A。

      03、下列官职机构设立时间最早的是( )。

      A. 军机处

      B. 六部

      C. 御史大夫

      D. 行中书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A项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年间。B项六部设立于隋,唐代沿袭了隋的三省六部制。C项御史大夫最早是秦朝设立,主要行使监察职能。D项行中书省即“行省”,是元朝将权力集中于中书省后设立的机构。因此,选择C选项。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1安徽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查询|考试大纲

      考生通道——2021安徽公务员报名|准考证|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1安徽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直播讲座

      华图在线APP--全年300+模考|30W+题库|2000+道申论智能批改|看视频 刷考题

      以上是2021安徽省考行测常识:中国朝代历史(三)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lingyinghua)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年安徽公务员笔试课程
    历年安徽省公务员职位及分数线匹配查询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