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报考备考资料试题|面授课程网校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博微信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公务员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62985
  •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性主旨,你看懂了吗?

    2020-11-05 14:03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来源:安徽华图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性主旨,你看懂了吗?。更多关于公务员备考,公务员行测备考,公务员备考资料,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以及安徽华图教育(anhuihuatu)认证号和交流群(国家公务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性主旨,你看懂了吗?

      一、问题+危害

      如果所给的文段主要在描述一个问题,同时强调这个问题的危害很严重,那么文段所暗示的意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在选项中倾向于选对策。

      【例1】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解析】C。文段中第一句话交代问题是流动人口当前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第二句话是未能融入在制度隔离上所产生的二元结构问题;第三句话是未能融入后所激化的社会矛盾;最后一句话还是说流动人口长期分离所影响的社会长治久安的问题。分析上下文核心问题是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故作者意在强调解决核心问题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所以只有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故答案为C。

      二、问题+重要性

      在文段中强调一件事物的重要性,同时又说了在某方面是存在问题的,那么文段暗含这要解决此问题的意图,因此在选择时倾向解决问题的对策。

      【例2】科学素质是公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以上,我国仅为6.2%。虽然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很快,但发展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我国科普方面的公共服务很不均衡,农民、城镇新居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服务的机会明显偏少。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B.全社会应关注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C.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公民科学素质上存在差距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解析】A。文段开篇强调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后文指出当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即“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后通过我国与发达国家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等一系列数据对比论证前文观点,尾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再次强调我国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文段重点强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存在比例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意在指出解决问题的对策,A项当选。

      三、问题+危害+原因

      当文段中的内容重点说的是出现一个问题,同时又强调了这个问题所造成的一些危害,而且还把问题的原因也分析出来了,那么此时作者的意图是针对这些原因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所以在选择答案的时候倾向于选择对策。

      【例3】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爆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爆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爆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解析】C。此文段主要谈论的是蓝藻形成水华带来的危害及蓝藻爆发的原因是水体污染(即先提出问题,又进行原因分析)文段意在强调的是针对水体污染的原因来控制蓝藻爆发。所以选择C项。

      通过这些例题的分析,考生们基本上可以明确在主旨观点类题目里出现的隐性主旨题目,基本都会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问题,而在选择答案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倾向于选择一个对策性的选项,所以在后续的复习过程中,希望广大考生能明确特征抓住要点,突破这类题目,助力成绩的提升。

      ——相关阅读——

       2021国考报名序号查询 缴费确认 笔试课程

       2021年国考准考证打印 考点地图 考前30分

      历年国考分数线及职位查询 冲刺密卷

      2021国考图书 备考资料 笔试试题 

       2021年国家公务员在线估分 试题解析

      2021国考备考咨询 微信交流 QQ群

      以上是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隐性主旨,你看懂了吗?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编辑:sunmiaomiao)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2021国考考前冲刺密卷
    2021年国考行测万人模考(第十一季—市地级)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搜索 畅言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