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之导入的原则

    2017-04-23 21:21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华图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之导入的原则。更多关于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安徽省教师,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之导入的原则

    刘双艳

      语文课如何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的情境中去?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也不例外。一堂语文课,教师的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教师导入得好,就能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所教课文的情境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能迅速的了解这堂课学什么,目的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同时,也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为整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流程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可能,从而真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效果。因此,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十分注意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

      导入既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会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发挥,在设计导入时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那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导入时要遵循哪些原则呢?笔者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将这些原则主要概括为五条,供考生借鉴。

      一、针对性原则

      所谓的针对性,就是指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切不可为了学生兴趣而离题万里。

      教学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应该包括:向学生传授哪些新知识,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对学生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等。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成败的标准。因此,考生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

      比如:《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篇)的导入如下:

      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叫《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共同救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段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仅用一个字“桥”做题目,故事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故事里的主人公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桥》(板书课题)

      这篇文章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样的导入设计正好体现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老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二、启发性原则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能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创造愉快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自主进入探求知识的境界。

      考生在设计时要利用自己的智慧,针对学生实际,可以采用讲故事、谈话、音乐、图片、猜谜语等多种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迅速把学生引向新知。

      比如:《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的导入如下:

      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块写有“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与他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话。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上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请同学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

      同学们,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认为春天是最美好的,这个人居然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自然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具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吧。(板书课题)

      这一故事导入实际上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蕴含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新课的内容。

      三、趣味性原则

      导入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套用一些乏味的公式。如果每次开课总是: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X课,请大家翻开书本XX页,希望大家认真听讲……”我们知道刚上课时,学生还没从有趣的课外活动中转过神来,有点学生慌慌张张的跑进教室,有点学生还在谈论课外活动的有趣事儿,这样的导入怎么可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所以,导入不仅仅是开场白,也不是一句“翻到某一页”就能完成的事,它是一个环节,是一项活动,须要考生在设计的时候遵循趣味性原则,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比如:《草原》(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导入如下:

      教师播放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歌词片段: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板书课题)

      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四、联系学生实际的原则

      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思维的发展,总是由具体的形象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课堂的导入设计要胸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阅历、文学艺术修养,接受心理水平出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有的放矢。

      比如:《爱莲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导入如下:

      同学们大都喜欢花草,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刚才听到有的同学说到了荷花,我们知道历代文人墨客赞颂莲花的诗句很多。如宋代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尽了西湖六月莲花盛开之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他在南康做郡守时曾劈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扑面。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千古名篇《爱莲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生活中大部分都有养过花草的经历,让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花草并说明理由,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所以以话题“喜欢的花草”作为导入,让学生放开思维说自己的看法,

      教师整理补充后,最后再把这段精彩的导语作为学生观点的总结。这种导入方式联系了学生平时的生活实际。

      五、简洁性原则

      这一原则无需过多解释。不管是笔试还是面试,考生的备考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应合理控制好导入的时间,导入的内容不宜过长,直奔主题,以免影响后面的教学设计的其他环节的展示。

      以上就是华图教师对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中的导入原则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最后,华图教师愿广大考生认真备考,充分准备,顺利圆梦!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之导入的原则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7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之导入的原则】来源于安徽华图,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华图为准!

    (编辑:图小乐)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