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考试题库|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 试题库职位库直播|微信微博师资

  • 在线客服咨询
    教师考试 在线咨询
    合肥 在线咨询
    安庆 在线咨询
    蚌埠 在线咨询
    亳州 在线咨询
    巢湖 在线咨询
    池州 在线咨询
    滁州 在线咨询
    阜阳 在线咨询
    淮北 在线咨询
    淮南 在线咨询
    黄山 在线咨询
    六安 在线咨询
    马鞍山 在线咨询
    宿州 在线咨询
    铜陵 在线咨询
    芜湖 在线咨询
    宣城 在线咨询
    华图商城 在线咨询
    0551-63635866
  • 2017安徽教师招聘新课标理念下读写结合的几种方式

    2017-04-23 21:16 安徽教师招考网 来源:安徽华图

      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安徽华图考试动态信息:2017安徽教师招聘新课标理念下读写结合的几种方式。更多关于2017安徽教师招聘,安徽教师招聘新课标,安徽教师招聘读写结,安徽华图的信息的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以及教师考试团(jiaoshitest)认证号和交流群(教师招聘考试QQ群)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新课标理念下读写结合的几种方式

    张娇

      在2011年语文新课标推行出台之后,全国教师招聘的语文专业笔试试卷中基本都涉及新课标的知识,这也是国家对于当代语文老师的基本要求。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的任务是基本任务,而这些人文性得以体现的任务才真正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的任务,而“培养能积累语言和熟练运用语言的人”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任务。也就是要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过程中,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依据文本,准确恰当地寻找读写结合点对学生进行训练。那今天笔者就简略讲解下新课标理念下读写结合的几种方式。

      一、挖掘人文价值,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恰当的读写结合的训练。

      小学阶段的许多文章,其选编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教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借此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每学完这类课文后,很多情况下教师都会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收获,这样做同时也是学生与同伴、与文本、与老师之间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时老师要鼓励学生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

      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学完本篇课文之后,你是为什么而读书的?让学生互说,讨论之后,再形成文字,把这作为本课的一个读写结合点。使学生在这个写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孩子们明白读书的方向,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通过这样的训练,来完成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也能有效地实现本篇课文的情感教学目标,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多角度多方式开展仿写训练。

      1、从优美的词句的角度,让学生进行仿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所以教师应当重视从课文中教学生学会积累。四年级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语言非常优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受语言的魄力。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形象、写生动的一些基本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如《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虽然是说明性的文章,但语言十分风趣,大量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活泼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本文的好词佳句很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让他们模仿这些句子的写法,自己也来把某种事物写得生动传神,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教师可重点让学生对着“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话进行仿写。有位同学这样写:“当天气很炎热的时候,青蛙就在田野里唱歌。”“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花儿就在阳光的照耀下露出了美丽的笑脸。”“当春雨悄悄地洒向大地的时候,碧绿的垂柳就伸展开柔美的腰身。”由此可以看出仿写能较容易让学生领悟到把句子写生动、写形象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有很多语言优美的文章,其中的一些语句都是极好的范例,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仿写的训练。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必定会教得学生锤炼词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2、从课文的表达方法角度,让学生进行仿写。

      在小学阶段的所有文章,都有自己的表达方法。教学时,教师可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仿写。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作者对爬山虎怎样向上爬的。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爬山虎的向上爬的过程写得很清楚。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表达的特点进行仿写。写写身边的同学生气时,把书扔在地上的情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神态、心理、语言的描写来表达人物的特点,这样这个环节就成了本课的读写结合点。有了课堂上的感悟、积累,学生会有意识、有根据地想象出两个同学因争吵而生气时的情景。这种练笔比单纯性的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效果更显著,学生会顺着课文的情感,学着课文的写法很自然地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

      3、从文章中的段落之间的关系和相关事情的联想角度进行仿写。

      语文教材上的文章,有些语段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很明确,如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在教学中,面对小学生不必要大量讲解句子之间的关系,但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却是必不可少的。如《颐和园》中第二自然段描写长廊的部分。作者围绕着长廊长和美的特点进行描写,用具体的数字和生动优美的语句写出了长廊的特点。在教学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对学校的一排教学楼进行仿写。让学生写出教学楼的面积大,周围的环境美的特点。另外在四年级教材中,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描写中国妇女被欺凌的片断,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片断的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写一写在外国的租界里还会发生哪些像这样的事情。通过这样的一些片断训练,学生既能巩固课文的内容,又能掌握了如何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4、从文章的表达顺序角度进行仿写。

      教材上的所有文章,都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掌握这些表达顺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表达顺序比较明显的文章,让学生进行仿写。如《电脑住宅》一课,作者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进行表达的。本单元的作文又是写《未来的……》。因此,在教学这课时,就让学生学着本课的表达顺序,让学生写一写未来的学校,引导学生从教室、餐厅、宿舍、会议室等几个场所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进行描写。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建立起“序”的概念,使学生学会表达有序。为以后的布局谋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让学生进行想象揣摩,寻找续写点。

      在教学一些文章时,往往会发现总有意犹未尽的地方。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灵活地根据原文的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续写,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比如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文章以小钱得救了为结尾,为续编故事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在原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小钱得救了之后,他和台湾青年如果相遇了,后来会发生一些怎样的故事呢?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文章续写故事。这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有着许许多多可爱的丰富的想法,而且对这个书面表达的作业充满了创作激情。并能在他们的作品中,闪现出智慧与人性的光芒,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高效地实现了本课的能力与情感目标,也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这样的练笔孩子们大都能尽其所能,生动地写出小钱与台湾青年相遇的情景。因此我觉得续写是仿写基础上的一次创新,更是仿写基础上的一次提高。

      我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能使学生阅读、写作两种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多形式的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从课文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多种形式地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也是考试中常设计及的内容之一。

      ——相关阅读——
      招考信息--2021安徽教师招聘公告|职位表|历年分数线

      面试相关--2021安徽教师成绩查询|排名|资格复审|面试公告

      备考资料--2021安徽教师招聘历年试题|备考资料

      推荐图书--2021安徽教师招聘图书网课|笔试课程

      辅导课程--2021教师资格笔试网络课程|图书资料

      历年考情--2021安徽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以上是2017安徽教师招聘新课标理念下读写结合的几种方式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安徽教师招考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网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本文【2017安徽教师招聘新课标理念下读写结合的几种方式】来源于安徽华图,具体最终信息请以安徽华图为准!

    (编辑:图小乐)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教师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教综百分刷题

    招考头条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试 题 库
    分 数 库
    每日一练
    刷 题 库
    首页 职位 咨询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