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0551-63662985 安徽分校

 

  申论命题的根本原则是“稳重求变”,以“稳”来体现规范,以“变”来体现创新,这种稳变之规我们是可以总结出来的。

  首先,申论话题的重复性。

  2012年国考申论的主题,无论是地市级的“救灾防灾”,还是副省级的“道德”,都不出某些地方考试申论话题之囿。例如,2009年广东省申论中就出现了地铁塌陷的人为因素考察,2008年广东省考申论中列举了一些国外的自救经验,其中都涉及了“救灾防灾”话题。而2010年湖北政法干警考试、2010年四川省公务员申论考试、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都是围绕“道德”话题进行的测查。 

  另外,在国考历史上,2006年申论主题为“突发性公共事件”,其中对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出现原因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可以作为本次申论考试的重要借鉴。

  以上可知,国考申论的话题并不是不可重复的,恰恰相反,国考申论的主题设置可以重复。因此在今后的国考备考中要格外重视真题的作用。

  围绕以往“环保”、“农村”、“政府行政”等老熟话题,华图教育独辟蹊径,认真组合真题资料,多角度设置答案,深入解析极具普遍性、长期性、社会性的问题,帮助学员掌握真题,发散思路,提高技巧。实践证明,这种“真题重组”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得模拟试题质量一流,而且能够真正地帮助学员摸清申论发展命脉,提高学员申论水平。

  其次,申论题目的批判性

  从2006年的网友观点,到2008年的怒江水电开发,2009年的粮食生产问题,其中一些题目都体现了申论话题的争议性。这在《2012新大纲: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申论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审定)中有明确阐释。这种争议性被华图教育敏锐感知,并在第一时间提出申论话题的发展趋势是“批判性”。我们认为一位优秀的公务人员不仅要有领会上级精神的能力,贯彻执行的能力,也要具备基本的批判性和选择力。因此在图书、讲义、文章及模拟题制作时,我们都尽量选取体现争议性、批驳性的题目进行设置和讲解。例如在《2012新大纲》中我们重点讲解了“观点对比”类题型;在冲刺班讲义中设计了如下题目:“材料1中政府官员认为司法强拆让政府省事,你认为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你怎么看。(20分)要求:观点鲜明,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在400字左右。”;“4、法律和民意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分析这些矛盾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看待这种矛盾?(30分)要求:分析全面、透彻,观点明确,理性全面,论述合理,字数在600字左右。”;“3、根据材料5、6,对比广电总局下发的意见与东莞市政府的决定的异同,并谈谈你的看法。(20分)要求: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等等,这些均体现出了华图教育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对于矛盾张力的关注,以及对于异同类项的分析与论证。这些努力均体现了华图教育对于申论话题“批判性”的预测。

  果然,在2012副省级申论考试中,出现了国考历史上从未出现的一个新题型,一个被华图教育命中的一个新题型,即直接批判某个观点。其题目如下: “‘给定资料5’中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进行了一场讨论。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网民A’的观点。(20分)”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归纳演绎能力及论证技巧,无疑提高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难度。但是只要参加过华图培训课程的学员,尤其是对张小龙老师的教学体系十分了解的学员都会对这种题目不觉陌生。这种题目就是在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判断力、批驳力。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安徽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安徽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