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模块共20题,1分/道,共20分)
( )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
A.社会政治
B.社会经济
C.社会文化
D.生产力水平
“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 )。
A.知识丰富
B.会讲故事
C.会弹琴画画
D.关爱幼儿
幼儿园应建立幼儿健康卡,幼儿身高、视力检查的时间间隔是( )。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季度
D.每月
幼儿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这称为( )。
A.物体的可逆性
B.主体的守恒性
C.客体永久性
D.去自我中心化
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单位是( )。
A.个体
B.同桌
C.学习小组
D.班集体
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说明(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家庭环境
D.社会环境
小班幼儿在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中不能使用( )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
向。
A.上下
B.前后
C.中间
D.里外
有个孩子很喜欢长颈鹿,有一天他对小朋友说:“我家有一头真的长颈鹿。”这说明( )。
A.幼儿想象的独特性
B.幼儿想象与现实的混淆
C.幼儿想象的情绪性
D.幼儿想象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以下关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B.坚持社会主导,公办民办并举
C.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D.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
1904 年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更名为( )。
A.湖北幼稚园
B.武昌幼稚园
C.湖北蒙养院
D.武昌蒙养院
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最有益的方式是( )。
A.操作练习
B.人际交往
C.教师讲解
D.集体教学
研究幼儿心理活动的基本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调查访问法
( )是教师职业形象中的基本形象。
A.文化形象
B.道德形象
C.人格形象
D.精神形象
反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的有( )。
A.幼儿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
B.玩过家家游戏时幼儿给娃娃穿衣、喂饭
C.幼儿早餐起床,看到外面的地面潮湿,于是便推想到“夜里下过雨”
D.幼儿通过掰手指做加法
对胆汁质的孩子,应着重( )。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C.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
D.防止任性、粗暴
教师提供玩教具、环境,让幼儿通过自己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认识的方法是( )。
A.操作法
B.探索法
C.自主学习法
D.发现法
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放在首位要考虑的因素是( )。
A.环境的创设
B.时间的充足
C.场地的大小
D.材料的安全
对于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活泼好动
B.好奇好问
C.自制力强
D.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的依恋性质的方法是( )。
A.陌生情境实验
B.视崖实验
C.习惯论
D.吮吸反射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幼儿的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属于这些要素中的是( )。
A.幼儿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以下( )属于生活活动。
A.进餐活动
B.午休活动
C.整理活动
D.自由活动
以下反映幼儿理解特点的选项有( )。
A.插图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B.教师所用的“反语”,幼儿常常很难理解
C.幼儿很难理解“白领、蓝领”等词语的内涵
D.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受到其情感的影响
下列属于学前教育的性质是( )。
A.基础性
B.先导性
C.公益性
D.经验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心理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
A、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
C、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科专业知识
单项选择题(本模块共 20 题,1 分/道,共20分)
1904 年,根据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的规定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更名为
( )。
A.湖北蒙养院
B.武昌蒙养院
C.湖北幼稚园
D.武昌幼稚园
当幼儿由于得不到喜爱的玩具而哭泣时,成人递给他一块糖,他就立刻笑起来,这种
“破涕为笑”现象体现了幼儿情绪的( )。
A.冲动性
B.感染性
C.外露性
D.不稳定性
乐乐在自由活动时脚扭伤了,首先要对患处进行( )处理最为合适。
A.揉搓
B.冷敷
C.热敷
D.药敷
用以调节幼儿消极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 )。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精神分析理论
王老师在给孩子讲“猴子偷桃”故事时,用手做出“抓耳挠腮”的动作,孩子们也学
着老师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这体现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幼稚性
D.创造性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最终确立是由( )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
的。
A.洛克
B.卢梭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以下( )不是当代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A.儿童是人
B.儿童是发展中的人
C.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D.儿童是小大人
以下( )不是儿童发展的特征。
A.顺序性
B.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同时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分散了教师的精力,不利于发挥整体教学活动的效果”,
是( )的缺点。
A.集体教学活动
B.分组教学活动
C.个别教学活动
D.研究性学习
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在白色的背景上贴大红花,以利于幼儿观察。这位教师这
样做是利用了知觉的( )。
A.刺激物的组合规律
B.对象的活动性规律
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规律
D.刺激物的排列规律
相对于劳动而言,游戏没有社会实用价值的目的,游戏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
其他目的的手段,这体现了游戏的( )特征。
A.非功利
B.公益性
C.愉悦性
D.虚构性
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功能是( )。
A.生来就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预防接种后具有的
D.感染后获得的
起先幼儿园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
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幼儿观察( )。
A.目的性的加强
B.方法的形成
C.细致性的增加
D.概括性的提高
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玩具争抢时,下列选项中幼儿教师做的不恰当的是( )。
A.进行观察,适时介入
B.直接干预,避免冲突升级
C.教会办法、协商解决
D.教师反思,改善游戏环境
( )是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的想象出某种事物
形象的过程。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在各类词中,学前儿童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名词
B.动词
C.形容词
D.代词
( )是教师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育方法。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解法
D.游戏法
幼儿抱着一只玩具鸭子,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说:“鸭子要游水了”,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说明( )。
A.经验性想象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B.成人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C.实际行动对幼儿期的想象具有重要作用
D.幼儿的想象受个人愿望的影响
所谓( )就是把儿童所应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传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 )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二、判断题(本模块共 10 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 分/道)
首创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的教育家是陈鹤琴的燕子矶幼稚园。( )
幼儿错过某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该种能力在将来将不能得到发展和弥补。( )
1989 年 11 月 20 日在第 44 届联合国大会上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
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是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
2012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核心理念是幼儿为本、师德为先、
游戏为重、终生学习。( )
裴斯泰洛齐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提出母亲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
在艺术教育活动中,4—5 岁幼儿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
彩、形态等特征。( )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是对儿童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教育。( )
艾因斯沃斯认为,儿童依恋发展经历了无分化阶段、低分化阶段、依恋形成阶段、
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
三、简答题(本模块共 3 题,5分/道)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请简述 2016 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
四、案例分析题(本模块共 1 题,15 分/道)
【题型】案例分析
材料: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最大,谁得到的报酬就最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于是,他们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1)运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相关原理分析孩子们不吵的原因。
(2)此案例给幼儿教育什么启示?
五、活动设计题(本模块共 1 题,30 分/道)
【题型】教学设计
以幼儿的“生命教育”为内容设计一个教育活动(主题、领域、年龄段不限),要求教
学环节完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