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改进场馆制冰技术,不仅可以降低赛时能耗、减少炭排放,也能为场馆的赛后利用提供便利条件,让群众共享冬奥成果。
B.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再接再励,推动中国航天空间科学技术创新发展。
C.2020年,人类共同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险挑战,有乌云遮天、狂风骤雨,也有云开日出、美丽彩虹。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游玩途中不乏秀色美景;仰面遥望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俯瞰清流,浮光掠影,清澈见底。
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3.(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十三五”期间,中央企业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沿线项目3400多个,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B.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应该围绕以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为目标。
C.我们要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在落实长三角一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
D.乘着数字化、互联网、大数据的东风,我们的生产、生活必将更加便捷,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必将动力十足。
4.(3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小说发展的历史悠久。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著,蒲松龄《聊斋志异》、李汝珍《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杰作。
B.许多外国小说有很大影响,如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巴尔扎克《巴黎圣母院》、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卡夫卡《变形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等。
C.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琵琶记》、孔尚任《桃花扇》是我国古代戏曲四大名著。曹禺是现当代著名的话剧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
D.郭沫若《天上的市街》、闻一多《红烛》、戴望舒《雨巷》、艾青《我爱这土地》、舒婷《相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都是我国现当代优秀诗歌作品。
二、阅读鉴赏(本大题共9小题,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扶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橡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囿,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去:前往
B.予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守卫
6.(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安往而不乐 是谓求祸而辞福
B.而斋厨索然 慨然太息
C.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人固疑予之不乐也
D.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
7.(3分)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段虚写,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游于“物之外”和““物之内”,则无往而不乐;否则,“美恶横生”,一定会有许多悲哀。
B.第三段写胶西的条件非常恶劣,庄稼连年没有收成,到处都是盗贼,监狱里关着许多罪犯,众人都以为我不快乐。
C.第四段写“修台游乐”,作者登台“四望”时,想到东西南北都有影响很大的名人,因而经常登台畅游,心灵得到安慰。
D.全文以“乐”字为主线,是篇“一字立骨”的典范文章。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乐”的根本原因在于“超然物外”。
8.(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子之拙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①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②。
注释:①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
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9.(4分)品析诗歌颈联中“笼”字的妙处。
10.(4分)本诗尾联抒发了“升沉已定”之情,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景情关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焚书
老舍
巡长向四外打了一眼:“谁不恨他们!得了,说点正经的:李四爷,你待会儿到祁家、钱家去告诉一声,教他们把书什么的烧一烧。日本人恨念书的人!我想这条胡同里也就是他们两家有书,你去一趟吧!我不好去——"巡长看了看自己的制服。
李四爷点头答应,他到钱家拍门,没人答应。他知道钱先生有点古怪脾气,所以等了一会儿就上祁家来。
祁老人的诚意欢迎,使李四爷心中痛快了一点。他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祁老人对书籍没有什么好感,他在院中叫瑞全:“瑞全,好孩子,把洋书什么的都烧了吧!都是好贵买来的,可是咱们能留着它们惹祸吗?”
老三对老大说:“看!焚书坑儒!”
11.(5分)小说以“焚书”为题有什么好处?
12.(7分)小说节选部分对钱默吟的描写看似有多处矛盾,如“把声音放低”与“怎么不便声张”······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概括钱默吟性格特点及塑造方法。
13.(5分)小说节选部分除了描写钱默吟、祁瑞全两个人物外,还直接或间接地写了巡长、祁瑞宣、钱家老二等人,请简要分析这三个人物的作用,并总结本文主旨。
三、课程理论(本大题共2小题,共8题)
14.(5分)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完成下列填空。
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 为纲,以学生的 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以 为导向,以 为载体,整合 、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15.(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
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B.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革命传统、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C.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主要任务是提出专题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
D.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评价,要在关注学生共同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教学实践(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两个教学片断,完成16~17题。
《皇帝的新装》教学片断一
分别复述“爱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内容(每复述一部分后,教师用几个问
题串起本部分的课文分析)。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续写一个结尾。
16.(6分)潘新和教授说:阅读离开了文体,必定是不得要领的。
17.(6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请为“教学片断二”中“你觉得文中最具夸张力(想象力)的地方在哪里”这一环节,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体特点。
阅读“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统筹规划,完成18~19题。
“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统筹规划
(一)基本教学流程
1. 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内容与任务,了解学习方法,了解与本单元相关的文化常识和学习方法,选择当的课题成项目,组建学习小组,拟定活动计划;
2.开展课外实践,通过采访、调查、实地考察、网上查阅、进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
3.回归课堂,整理资料,提炼并形成高质量的成果;
4.通过多种方式在班级分享交流,相互学习;
5.修改和完善学习成果,完成学习总结与反思。
(二)单元教学计划
1.激趣导学课(1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提供案例供学生欣赏,激发学
习兴趣。
学习资源:教材单元学习任务清单。
评核依据:学习笔记。
课外学习(1-3天):浏览教材和单元学习任务书,了解本单元学习目标。
评核依据:圈点勾画。
2.知识准备课(1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常识”“研究方法”(学习方法)、“文体常识”(写
作常识)
评核依据:任务书批注,学习笔记。
课外学习(3-5天):自读单元任务书“掌握必备知识”部分;绘制思维导图。
评核依据:圈点勾画,思维导图。
3.活动设计课(2 课时)
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建立学习小组,拟定活动方案。
评核依据:学习笔记,活动方案。
课外学习(30天左右):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方案开展学习,重点是搜集资料。
评核依据:活动记录,搜集的资料。
4.成果提炼课(2 课时)
教学任务:组织、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提炼成果,做好分享准备。
课外学习(3-5天):整理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写学习总结。
18.(5分)“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计划安排,课内9课时,课外大约两个月。
19.(5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单元“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开发、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有效的学习支撑。参照本单元教学计划中的“学习资源”,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教学资源?
五、写作(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0.(40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不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题目一: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启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旨在严把学位授予关,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题目二:
主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叶嘉莹说:几千年来,中国有这么多伟大的诗人留下这么多诗篇,让今天的我们诵读之后可以霍然兴起,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请选择你喜欢的古诗词作品(本试卷中的(《送友人入蜀》除外),向中学生推荐,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文体不限。